[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全力服务保障董家口港区建设,去年完成41个项目前期清点清场工作

“泊里效率”是这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丁霞 本报通讯员 周衍默 
  泊里镇位于董家口港区的核心区,一直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保障董家口港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仅去年一年,泊里镇先后完成了41个项目的前期清点清场工作,腾空项目占用面积近7580亩,拨付补偿资金达6.2亿元,为港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骄人成绩的背后,一支屡创佳绩的“泊里铁军”值得称赞,他们就是泊里镇服务保障中心。
  吃住在工地
  战斗在一线
  泊里镇服务保障中心担负着泊里镇域内所有大小项目落地前的评估、清点、签约和腾空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尖刀部队”,随着董家口港区大规模发展建设,这支“尖刀部队”的任务越来越重。
  今年6月,国家重点项目“黄岛工程”提上日程,该项目在泊里镇共涉及三个配套项目,涉及到200余处房屋、3000多亩土地、50万平方米海域需要拆迁、补偿,补偿资金达10多亿元,且要求在2020年10月前必须完成土地清场工作。消息传出后,部分涉及到搬迁的村民因为房屋纠纷和历史遗留等问题,出现不配合和抵制情绪。“越是工作有难度,越是考验我们‘泊里铁军’的意志和能力,我们要继续发扬勇于担当、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去!”分管这项工作的泊里镇党委委员张玉刚的一席话,让服务保障中心所有人员鼓足了干劲,在接下来近60天的工作时间里,十几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各自战线上,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9点,吃住在工地,战斗在一线,牺牲了所有节假日,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截至9月15日,3个重点项目全部顺利推进,其中国道204改道项目清场任务、耿家岚村庄搬迁签约工作已经顺利结束,耿家岚村庄搬迁拆除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入户听民声
  用心解难题
  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房屋搬迁工作,是一项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矛盾纠结在一起的综合性工作,自2013年泊里镇启动大规模搬迁工作以来,该镇服务保障中心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模式。
  他们在开展工作前期就充分做好调研,深入到每家每户倾听民声,向村级组织和党员群众耐心解释各项政策,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种问题,对一些焦点难点问题,他们会同律师一起现场解答,用感情搭起沟通的桥梁,用法律和政策做好保障,因此,很多问题在搬迁前期就会得到解决。
  近日,在耿家岚村庄搬迁前的评估、签约过程中,搬迁领导小组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有的是房屋出现纠纷、有的是产权变更问题,有的是邻里和亲情矛盾……本着为项目负责、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原则,泊里镇服务保障中心会同法律咨询、民政等部门一起,现场办公,逐一化解41处历史遗留矛盾,仅用4天就全部完成共计168户的签约工作。
  杜绝“走后门”
  消除群众疑虑 
  评估和签约是搬迁前的重点工作,泊里镇服务保障中心始终把“公开、公正、透明”放在工作首位,在搬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具体操作过程里,他们让村“两委”主要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其中,力求做到公正无私;对应公示的政策规定,毫无保留地逐一公示,搬迁过程中涉及群众的协议等资料,全部经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当场见证、当场签字确认,从而彻底消除群众的疑虑,杜绝了“走后门”“找关系”现象的发生,让群众心服口服。
  工作人员辛勤的努力换来了靓丽的成绩:在这次耿家岚村庄搬迁工作中,他们先后举行8次专题会,专项解决问题20余次,圆满完成了168处房屋评估签约,有40%的村民选择货币补偿,有20处“三产小区”顺利完成了清点补偿,56.1万平方米的水产养殖大棚、围池、水池等项目签订了搬迁协议。
  “泊里镇的服务保障工作有思路、有办法、有成绩,为推动融合发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泊里铁军’创造的‘泊里效率’再一次证明了这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队伍,在这里我要为他们点赞!”“黄岛工程”项目指挥部相关领导给予了这支“泊里铁军”高度评价。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