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迁新址,与德国职教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

打造职教高地上的青岛高峰


  学生毕勇刚(右)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训。

  宜人的校园环境让学子们的求学征程更加舒心。
  □文/图 本报记者 刘腾
  走进刚刚迁入新址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教学楼、数控实训基地、体育馆等9栋建筑,线条简洁流畅,工业风浓郁;建筑间绿水环绕、树木葱茏,虽已入秋,但依然生机勃勃。深入了解后发现,整个学校布局充分考虑“理论+实践”,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海绵城市等技术,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绿色。
  该校前身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今年九月份刚刚迁到中德生态园。目前有近3500名学生在此求学。校如其名,以中德合作为特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围绕重大工程打造专业群,探索实施长学制,校企深度融合,打造职教高地上的青岛高峰。
  学生可获德国职业资格证书
  中德合作是这所学校最大的特色。近年来,学校借鲁巴友好省州关系,在青岛市与德国奥尔登堡、伍珀塔尔友好城市的机制下,先后落地德国工商大会AHK证书考核、BFE机电课程汉化、老年健康护理等项目。使用德国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认证体系,引入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展学习领域课程建设。
  “学校与德国的合作由来已久。2016年,市教育局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约成立‘青岛-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职业能力发展中心’,中心办公室落户我校,先后开展机电、养老护理等专题培训32期,参训教师达600余名,有21位德国专家到校指导。”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校长崔秀光介绍,未来,学校部分专业将开设德语课程,学生专业技能一旦达到德国标准,同时德语达标,就可以到德国参加职业培训。
  同时,依托教育部批准的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青岛市在学校设立“德国专家(青岛)流动工作站”,集聚德国专家资源。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对标德国职教培训领域,改造原有专业,重点培育智能制造专业群,创建了两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建中德学院实现中高职贯通
  在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学生毕勇刚正在崭新的教具前进行实操。他不浪费每一次实践课程,专心专注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明年,他将拿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证书。
  “刚刚迁入新校,一切都很美好。这里有崭新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实操教具,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环境,未来几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毕勇刚告诉记者。
  “随着新区的发展,我们意识到中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直在思考怎么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了中德合作为引领、校企融合为支撑、智慧教育为保障、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崔秀光介绍,2019年,学校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中德学院,开展五年贯通培养,实践德国标准本土化。今年实现12个专业招生620人。
  目前,在西海岸新区管委主导下,学校正积极与企业联合申办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工匠)学院,开展技术工人培训,学制教育与技术培训融通。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升学有门、就业有道。”崔秀光介绍,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供不应求,但大多数学生更渴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近年来,我校有升学意向的学生,绝大多数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到应用型本科就读。
  “双元三地”推进产教融合
  为让学生获得过硬的职业技能,打破职业教育实训中的桎梏,学校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合作,共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实现师资、设施、课程共享,开展“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的“双元三地”人才培养模式。
  “莱茵科斯特作为一家教育型企业,能承接综合实训和高端实训。与他们合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这样不仅满足学生培养的需求,也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崔秀光说。
  不仅如此,学校还与企业深度合作,创出独有的“1+1+N校企合作模式”(1个专业+1个共建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N个合作企业)。其中,物联网专业对应海尔智家,机电专业对应海尔互联工厂,工业机器人专业对应海信,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对应希尔顿……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已吸引110余家企业前来合作。
  “我们与学校合作,在学校建设智能家居产业基地,用我们的产品当教具,我们的工程师当讲师,与学校老师共同培养人才。‘双导师’教出的学生更加专业,能极大推动行业发展。”海尔智家项目经理贺飞告诉记者。
  2019年,学校还在区教体局的主导下成立青岛西海岸中德产教联盟,集聚30余家企业、20多家院校和10多家德国机构,实施“1+1+N”新型双元制育人模式。
  “学校立足青岛自贸片区和中德生态园,放眼新区和青岛市,未来将继续加深与德国的合作,培养全面发展、推动新区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让产教城一体化、双元制本土化模式落地生根。”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