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3所“实验校”承担啥任务?

区教体局将统筹资源重点扶持,凝练办学特色打造新区教育新品牌


  文汇中学的师生在该校创客空间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
  □本报记者 丁一

  10月28日,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段实验学校揭牌仪式举行。仪式上,原有的5所市级实验学校与新成立的29所市级实验学校分别组成青岛市小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青岛市初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和青岛市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其中,西海岸新区有三所学校上榜:香江路第二小学加挂青岛市第八实验小学,文汇中学加挂青岛市第七实验初中,弘文学校加挂青岛市九年制第五实验学校。据了解,青岛市义务教育实验学校建设的目标任务是:2020年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段建设34所质量较高、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青岛市级实验学校,分别组成青岛市小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青岛市初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和青岛市九年制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重点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缩小校际间、区域内、区市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逐步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青岛市级实验学校将达到60所。

  承担改革实验任务
  形成教育教学特色

  据了解,实验学校将承担改革实验任务,每三年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每所学校可选择1-2项内容进行实验,周期结束提报实验成果。项目包括三全育人项目、五育并举项目、特色发展项目、精致管理项目、品质立校项目、综合素质评价项目、教学改革项目、办学模式改革项目等。
  在承担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各市级实验学校还要以形成学校特色为目标,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统筹规划,将每个周期的实验内容与学校三年(五年)发展规划制定结合起来,组成工作专班深入推进,组织干部教师深度参与,建立课题研究支持制度,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成果。同时,各市级实验学校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牵头制定区(市)级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推进教育集团的各项改革实验任务,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成立建设工作专班
  探索集团化运行机制

  根据要求,新区的三所学校加挂“市级实验学校”身份后,需结合自身特点承担实验项目。记者从区教育和体育局获悉,五育并举项目由文汇中学(初中)、弘文学校(九年一贯制)2所学校承担,拟精准实施促进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课程、进家庭、进社区;特色发展项目,由文汇中学承担海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构建“问题研学生态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品质立校项目,由香江路第二小学承担,拟建设民族文化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建立课题研究支持制度;办学模式改革项目,由弘文学校(九年一贯制)承担,拟推进小初一体贯通培养体系。
  为支持实验学校的申报、建设,区教育和体育局成立实验学校建设工作专班,制定本区推进方案,统筹管理指导实验学校建设各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实验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建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探索形成协同创新的集团化运行机制,打造资源汇集、高端培训、项目孵化、成果推广、集团管理的综合性平台;筹建区级指导专家团队,指导实验学校制定三年实施规划,形成“一校一规划”,专家团队蹲点实践研究,将实验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基地学校。

  统筹资源重点扶持
  打造新区教育新品牌

  在新区,实验学校将获得重点扶持。“选派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派遣到实验学校,为实验学校配强领导班子,配齐紧缺师资;单列建设和装备专项经费,单列学校内涵发展专项经费,确保经费投入高于同规模学校;建设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并向实验学校倾斜,多渠道提升实验学校的干部管理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合全区之力建设的基础上,实验学校用好外来支持,发挥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学校治理方式,主动开展创新性教学和研究,锻造干部教师队伍,在规范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实验学校每校将打造1-2个区级及以上艺体、科技等特色项目,再通过“种子计划”,推动每所实验学校的成果在所在集团中推广,并至少推广到集团外1所同类学校。通过凝练办学特色,逐步形成新区教育的新品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