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全市首个国际人才社区在西海岸揭牌启用

142套住房可满足约450名人才居住需求


  未来智谷·国际人才社区暨青年大学生公寓启用。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田文婧  
  
  11月20日,青岛市人才安居工程现场观摩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办,全市首个国际人才社区——未来智谷·国际人才社区暨青年大学生公寓同日揭牌启用。作为全市首个面向青年人才建设的租赁型住宅项目,国际人才社区总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共有套二、套三户型142套,可满足约450名人才居住需求。

  留住青年人才
  142套住房静候主人
  在观摩活动的交流环节,西海岸新区介绍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的有关经验做法,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新区天相国际、国际人才社区暨青年大学生公寓等高端人才住房项目。“此次参观,我不仅看到了西海岸的人才住房样板间实景,也对人才住房项目有了大概了解,更感受到了西海岸对引进人才的良苦用心。”平度市城建局工作人员陈群对青年大学生公寓中的健身器材区情有独钟,“现在大家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一区域的设置很贴心,值得学习。”
  记者了解到,国际人才社区作为全市首个面向青年人才建设的租赁型住宅项目,是全市落实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推进市委“双招双引”攻势,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的务实性举措。该项目位于江山北路356号,总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共有套二、套三户型142套,可满足约450名人才居住需求。项目启用后将面向功能区及自贸区用人单位符合条件人才配租。

  探索多种模式
  破解人才安家难题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为破解引进人才住房难题,采取了政府投资建设、社会投资建设、单位自建、园区配建等多种模式,共筹建各类人才公寓项目44个,累计房源16387套,共172.59万平方米。今年,新区还成立了安居集团,将通过集中供地模式启动张家楼人才住房项目,规划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建成后一次性提供人才住房9750套,扎实推进人才安居工程。
  据悉,政府投资模式采取“政府投资、国企代建”,先后建成辛安“智岛公寓”、团结新城、黄埠岭、滨海新村等四个人才住房项目,约27.6万平方米;社会投资模式深入落实青岛市新开发商品住房配建20%或40%租赁、产权型人才住房的规定,满足各类人才尤其是大学生青年人才来区住房需求。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先后配建人才公寓项目18个,约36.24万平方米。
  另外,单位自建模式鼓励用人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开发建设人才公寓,在满足本单位人才使用前提下,剩余房源面向社会其他人才配租、配售。近五年,先后建成情怡福苑、东海药业、山东科技大学等10个项目约46.35万平方米,正在推进建设惠康医院人才公寓等12个项目62.4万平方米;园区配建模式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创新创业平台、有安居场所、有资金支持、有亲情服务标准,在古镇口核心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建成3处产业博士邨,约13.2万平方米,570套住房,为1000名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带动万余名产业人才集聚功能区。

  引进管理公司
  打造安居工程样板
  其实,关于如何解决引进人才的安居难题,西海岸还想了很多办法。
  例如,先后引进龙湖冠寓、嘻嗨青年社区等国内知名长租公寓运营管理品牌公司,通过与国有企业合作开发、租赁经营等模式,打造人才安居工程样板,提升人才公寓居住体验。目前,品牌公司运营人才公寓项目20余个,出租率90%以上。
  此外,为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的住房需求,新区探索开发了人才公寓动态电子地图,将政府和社会投资的租赁型人才公寓,以及品牌长租公寓等纳入地图动态管理。同时,全面推广建设以大学生公寓、产业博士邨为代表的海内外高端人才社区,打造一批产业特色突出、高端人才汇聚的智力高地,助推新区“双招双引”工作。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