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地瓜与西海岸的渊源

  □姜世国 崔启昌
  “窝瓜萝卜当家粮,全靠花生当衣裳”。这是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原胶南县广大农村普遍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其中就把地瓜搁在了填饱人们肚子的重要位置上。自1749年在古镇口试种成功后,地瓜成为了咱西海岸老百姓赖以糊口的主要食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原胶南县人民群众又发明了“窝瓜下蛋”,在全省和全国各地推广,为地瓜的高产丰收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现在地瓜已不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但其养生保健的作用又使其成为人们“厌酒肉”后的养生新宠。长江以北第一家引进试栽地瓜的先行者在西海岸,探索总结“窝瓜下蛋”的创新者在西海岸,地瓜与西海岸的渊源不可谓不深。

  壹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长乐县陈振龙在考取举人不第后,下了南洋(东南亚)经商,“往来于闽省、吕宋(菲律宾)之间。”当时,征服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常患粮米不足”,于是便在菲律宾引入了一种从南美洲移植而来的植物,这种植物亩产高峰可达4000多斤,低的也有2000多斤,相比于明朝时国内亩产仅有两三百斤的小麦和水稻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超级农作物。
  尽管只是个改行经商的秀才,可陈振龙心中却涌动着强烈的传统知识分子情怀,遥想到故乡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父老乡亲,他决定无论千难万险,也要将这种超级植物带回中国。然而,西班牙人很精,“珍其种,不与中国人”,并且在海关层层盘查。历经多次偷运失败后,1593年,陈振龙通过贿赂当地土著、得到地瓜藤,将地瓜藤绞入汲水绳,混过关卡,最终历经七昼夜的颠簸航行,从菲律宾回到福州,从此地瓜在中国落地生根。
  康熙年间,为了充实历经多年战乱、几乎毁灭殆尽的四川人口,清廷发起了“湖广填四川”运动,福建、两广和两湖等地移民蜂拥进入四川,他们在迁徙过程中也带去了容易种植的地瓜。至此,地瓜开始在南方各省广泛传播开来。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来到山东古镇口(今西海岸)经商时,发现昔日富庶之地竟然天灾横行、饥馑四野,“时东省旱、涝、蝗、蝻,三年为灾。”这个胸怀地瓜情结的商人,决定延续先祖陈振龙的使命,他联合两个朋友余瑞元和刘曦,一起垫资雇人在古镇口试种地瓜。历经两年试验,地瓜最终种植成功。于是,古镇口一带农民“乃各骇异”,开始了大规模的引种和传播地瓜。
  在古镇口推广地瓜成功后,陈世元又带上三个儿子陈云、陈燮和陈树在周边地区、山东全省乃至整个黄河流域进行广泛传播,并且写了一本书《金薯种植法》向百姓免费发放。
  在陈氏家族几代接力传播下,从山东到河南再到北京通州地区,地瓜种植如火如荼传播开来。山东胶州知州周于智随即以官方名义宣示地瓜的“六利八大益”,老百姓“竞来传习,处处埋掘”。山东布政使李渭更让人以快板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地瓜种植。
  自陈世元在古镇口试种地瓜成功以后,得益于土地、气候相应的自然条件和历代承传的农耕文化及农作物种植传统,西海岸境域的地瓜种植年复一年延续,瓜干和冬贮地瓜成为西海岸广大农村人口的主要口粮。

  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原胶南县各人民公社普遍延续历史传承的苗栽方式栽植地瓜(其时尚未有“窝瓜”之称谓)。苗栽地瓜每年分为“春栽”和“夏栽”两季。春栽始于清明前后;夏栽始于端午节小麦收获期间。春栽地瓜因生长期长,所结子瓜个大、面多,一般用来切晒地瓜干当口粮,再是以此为原料生产淀粉,制作粉条。夏栽地瓜(也称“麦地瓜”)因生长时间短于春栽地瓜,且生长期均在雨季,所结子瓜个小、水分大,收获后大都留作来年育苗种瓜,或分配到各家各户,冬贮留做来年主要口粮,蒸煮食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原胶南县张家楼、寨里、海崖等几处人民公社的社员在总结早春时节利用“火炕”进行地瓜育苗的过程时,发现育种用的地瓜在“火炕”中发芽、长苗后普遍有瓜体膨大的现象,有的地瓜植在沙土中的部分体积是原地瓜的一倍大还多。社员们遂萌生了一个“秧地瓜”(即让地瓜在土层中生长进而增产)的念头。自此,每到来年清明季节,这些地方的社员便耕地起垄,整平后每隔40多公分便秧一枚地瓜(母瓜),浇水后覆土包严培实,之后的田间管理延用苗栽地瓜的方式,锄草、翻蔓。起初,“秧地瓜”并没有多大的产量,除去母瓜膨胀的个头外,植在垄岭的母瓜下端有的还长出了长根,结出了或小于拇指或大如鸡蛋的“子瓜”,当时母瓜结子瓜的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68年春,原胶南县张家楼等多处人民公社的“秧地瓜”的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是年,几处沿海公社的降雨量增多,不少庄稼被淹,粮田被冲。海崖公社(今滨海街道)南小庄村有多处“秧地瓜”地块被水冲坏,秧到地垄中刚刚萌芽不久的母瓜被水冲而露出地面,由于亩数大、地瓜墩数多,加之水土流失,这些遭水冲的母瓜没有得到相应“照顾”,社员们便任由母瓜的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临近霜降收获时,社员们有了惊喜发现,这些露天下生长的母瓜,每墩都结下了一窝一窝数量不等的子瓜,而那些全身植在土中的母瓜除了自身膨大外,只有少数结有大不过鸡蛋般的子瓜。
  这一惊喜发现,很快传到了县农业部门和临近的张家楼、寨里、泊里等公社。“秧地瓜”清墩能结子瓜、能大幅增产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开来。次年,原胶南县农业部门向全县推广试用这一技术。张家楼、寨里、海崖等几处人民公社扩大试种面积,组织相关生产队研究起垄宽窄尺寸、确定秧地瓜的起垄行距和株距、研究清墩技巧。当年,这些地方的地瓜产量便升上了新台阶。这项地瓜种植技术在全县农村普及后,电影制片单位还专门以张家楼、寨里、海崖等为背景,拍摄制作了电影《窝瓜下蛋》,向全省、全国推广“窝瓜下蛋”技术。

  叁
  “窝瓜下蛋,绳绳拉线,苗苗曳蔓,卵薯产蛋,不用测产估算,亩产八千上万。”这段顺口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广泛流传于原胶南县张家楼、寨里等公社一带。由于原胶南丘陵地多,比较适宜地瓜生产,县农业部门便把地瓜产业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新辟土地种植面积、总结地瓜下蛋经验、培训地瓜种植技术员、走出家门支援外地地瓜生产等,各项工作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1972年,原胶南县农业部门在农科所开办“窝瓜技术员培训班”,分批次召集各公社选调的先进农民进班,向他们培训地瓜种植技术。期间,专家利用汇集起来的地瓜种植经验,边在课堂上讲理论,边到试验田里做种植和田间管理示范,参训人员普遍感到所学内容实用,对地瓜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多批次培训结束后,“窝瓜技术员”们深入到所在生产队指导窝瓜下蛋技术,由此推动全县各大队地瓜生产大幅度跃上新台阶。
  1973年初,刚刚过完年的全县“窝瓜技术员”们接到了支援兄弟地区发展地瓜生产的通知。今张家楼街道逄家桃园村逄增年、逄焕训也在其中,彼时他俩都是20岁刚出头的壮劳力,曾一同参加过县里的“窝瓜技术员培训班”,接到“外援”任务后,他们倍感光荣和自豪。
  随后,逄增年被派到今日照市莒县,逄焕训被派到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指导当地的“窝瓜下蛋”技术推广。在近10个月的“驻外”过程中,他俩与原胶南外派到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多个省份的“窝瓜技术员”一样,与所在地的农民一道学习窝瓜下蛋原理,研究提高窝瓜单产的关键技术,手把手地指导当地的农民如何选择地块、如何耕地起垄、如何追施基肥、如何对母瓜进行清墩、如何选种、如何进行母瓜冬贮等,短时间内便教会了当地农民全面掌握了窝瓜下蛋的施策要领。
  “外援”期间,逄增年和逄焕训每人每月领着仅有的42.50元补贴,倾心尽力、履职尽责,和当地干部群众同吃一锅饭、同耕一垄田。地瓜种植关键时间,他俩还不辞劳累地放弃感冒发烧的休息时间和回家探亲的假日时间,坚持为各自所在地的农民做技术指导,把提高地瓜产量的“金钥匙”无私地传授给渴望粮食丰产的异地农民朋友们。
  至今,“窝瓜下蛋,不是八千就是一万”这句顺口溜还让众多当年的“窝瓜技术员”们念念不忘。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