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最后100米”,堵车更堵心

——医院“停车难”加剧“看病难”现象调查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的医院,停车更是难上加难。从医院门口到门诊、急诊、住院病区,看似短短的“最后100米”,却因停车这个小细节,给患者就医带来不小的困扰。
  ■现状
  车辆扎堆行,医院门难进
  去年冬天,山西太原市民王先生带父亲到双塔东街的一家三甲医院就诊,着实体验了一把停车难。“父亲70多岁,当时发高烧,怕他着凉,我开车带他去了医院。结果,车堵在医院门口,光排队进医院就排了50分钟。”王先生说,平时这段路步行也就10分钟。
  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留意到,在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大医院,停车难频繁上演。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留言板上,也有不少居民反映医院停车难的问题。
  连日来,记者趁上午时段,走访了太原市老城区4家医院,发现每家医院无一例外——门口都大排长龙。尤其是同处于五一路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两家医院呈垂角状并立,直线距离不过50米,患者入院停车难的情况一直存在。在太原市某三甲医院做保安的李泰生告诉记者,他见到过一位心梗患者被堵在车流中进不了医院门,“幸好有交警帮助及时疏通才把患者送进医院急救”。
  “因地段所限,全国各地市中心的医院大多面临停车难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静态产业分会副会长康泽泉说,过去城市中心医院停车配套指标是达标的,但汽车工业发展太快,现在这些中心城区医院的停车位已远远不能满足医患需求。
  ■调查
  医院停车难催生系列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医院的老院区往往地处市中心,地方小、车位少,客观条件造成停车难,同时也催生不少新问题。
  在太原市新民北街一家医院附近,记者步行50米就遇到了3位“黄牛”,“能停车,一个车位30元。”记者跟随其中一位来到附近一居民小区,发现本就不大的小区停车位也就只剩1个。由于车辆杂乱,不时进进出出,一些小区居民对此颇有怨言。一位住户说:“一旦遇到火情或紧急情况,消防车或急救车辆根本进不来。”
  在其他一些城市,医院附近“黄牛”带路高价停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做这种生意的一般都是医院附近、年龄大点的居民,对医院周边环境比较熟悉。
  由于车位的紧缺,很多医院职工停车都成了问题。太原市坝陵南街一家市级医院停车位只有50多个,为了“让位”于患者,医院统一安排职工在附近一处写字楼地下车库停车。
  近年来,太原市老城区的几家大医院纷纷建了分院,新院停车不再困难,但由于新院大多地处偏远,又引发了新的就医难题。比如,山西某三甲医院新院区需从市内换乘两至三趟公交,耗时约需两个半小时。另一家三甲医院新院址则横跨两市,距离太原市区有30多公里。因不清楚老院、新院科室划分,一些外地患者入错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建议
  破难题各方都要“动”起来
  受访人士表示,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不仅医院要“动”起来,地方政府也要有所行动,引入大数据,通过交管、城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对停车的精细化管理。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呼吁,可宣传引导医院周围更多居民区停车位向社会开放。同时,拓展周边空间,将医院周边一些附属设施改建为停车场。目前,在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已尝试利用智能政务和大数据云服务来解决问题。比如上海打造了“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已有89万个车位接入,三甲医院周边的街面道路和停车位信息是其中重点。康泽泉认为,这些办法值得借鉴。“还有的地方通过短信和二维码等方式,让市民及时获取停车指导,都是不错的尝试。”
  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室主任闫新明则建议,“多措并举”才能解决好医院停车难问题。“比如引导轻症患者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同时医院要把院内通道建设好。”(据新华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