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1千克海藻酸钠价值100万元

明月海藻超纯度海藻酸钠实现产业化,每年可生产200千克,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张德蒙(左)和同事检查海藻酸钠提纯生产线。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封安波
  近日,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处厂房内,一台台制取设备整齐排列,正在进行海藻酸钠的提纯。这个仅占地600平方米的生产线,可将每千克价格不到百元的水溶性海藻酸盐提纯为每千克售价可达100万元的超纯度海藻酸钠,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还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作为海洋生物材料,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要想开发出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就必须先获得满足体内植入要求的超纯度海藻酸钠原料。
  “超纯度海藻酸钠提取困难,之前只有杜邦公司生产,1克的价格可达到800美元。”青岛明月藻酸盐组织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德蒙告诉记者,如今,明月海藻已实现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悉,作为原料的海藻酸钠含有多种杂质,而且具有很高的黏度,所以在纯化方面难度很大,目前没有相关的工艺包可以使用。此外,超纯度海藻酸钠制备需要无菌环境,而由于其自身特性,普通的高压、辐照等方式均不能使用,只能进行过程控制,所以耗时很长。
  针对这些技术难题,张德蒙带领团队成员研究出2项体内植入用海藻酸盐制备技术专利,并且自主设计了工艺流程。最终,在2018年实验室制备成功的基础上,2019年底公司用1个月时间生产了1千克超纯度海藻酸钠,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生产线的建设周期超过了两年,原计划2020年4月投产,受疫情影响7月生产线才建成,10月开始试生产,12月我们达到了设计产能,开始以2千克每批次进行生产,每年可生产200千克。”张德蒙说,生产线的成功投产,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作为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该项目共获得3000万元补贴,为建成生产线解了燃眉之急。
  据介绍,超纯度海藻酸钠具有三个突出的特性,一是生物安全性高,且在人体内没有降解酶,理论消融时间很长;二是容易控制,按照其分子量大小可以方便地控制其存在时长;三是遇到钙离子会形成凝胶,应用前景广泛。记者看到,超纯度海藻酸钠为白色粉末状,如同细小的雪花,而就是这些小小颗粒,每千克的售价为20万至100万元。
  明月海藻目前可生产四种规格的超纯度海藻酸钠,其中无菌、超低细菌内毒素的产品售价最高。“我们以食品级或药用辅料级水溶性海藻酸盐为原料,反应收率在50%左右,也就是说2千克左右原料可以生产1千克超纯度海藻酸钠。原料1千克的价格是八九十元,超纯度海藻酸钠的价值翻了几千倍。”张德蒙表示,目前生产线的批次生产周期已经从最初的21天缩短至8天,公司共生产成品8千克左右,已销售2千克左右。
  目前,超纯度海藻酸钠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明月海藻已经与10家客户取得联系,预计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成熟,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预计5年内每年销售8至10千克,就可实现盈利,目前来看市场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观。”张德蒙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