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共享物业让“脱管”变“托管”

灵山卫街道创新零散老旧小区管理新模式,已有15个小区实现就近托管


  □本报记者 李涛 本报通讯员 毕玉慧
  近年来,灵山卫街道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14个安置区、23个在建小区鳞次栉比,居民生活逐步迈入物管时代。今年以来,灵山卫街道创新“共享物业”服务新模式,健全托管机制、畅通共建机制、优化奖励机制,以物业管理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辖区15个小区已实现就近托管,4161户居民享受到“十分钟共享圈”服务便利。
  化零为整
  “脱管”变“托管”
  为解决部分小区长期无人管、管护水平低、监管缺位等“脱管”问题,灵山卫街道创新推动“化零为整”策略,以“就近托管”实现“共享物业”新探索。
  据悉,街道制定了“256”托管标准,“2”即明确托管物业要共享两支队伍,实现志愿服务和监管巡查全覆盖;“5”即共享资源,划定“十分钟共享圈”,推动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精神文明、政策宣传、爱国卫生五项物业管理服务全面共享;“6”即落实巡查、整改、劝阻、上报、协助执法、形成档案六个工作步骤,以高标准遴选托管机构。
  灵山卫街道还搭建了“脱管小区”与“托管物业”双选平台,由业主代表主动寻找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可选择“打包”1-3个不等的“脱管小区”。目前15个零散“脱管”小区全部实现就近托管。
  针对部分“脱管”小区存在物业收费标准较低、物业服务企业难以保本的情况,街道按照“先兜底补差、后提高标准”的接管思路,选择农民公寓小区作为试点,将物业费兜底至0.5元/平方米,每平方米补贴0.2元,补贴期限2年。兜底以来,灵山卫街道先后投入24.6万元用于农民公寓楼顶防水等维修提升,居民回访满意率及缴费意愿均达到90%以上。
  社区事务
  “独治”变“共治”
  为有效提升对共享物业的监管,灵山卫街道一改以往管理力量单一化、管理方式“大把抓”、管理效果不均衡等情况,更加强调系统化、精准化、规范化,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灵山卫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构筑物业小区“1+1”包干网格,党政成员全部下沉,兼任物业公司党建指导员,19个物业组织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更好发挥物业党支部统领作用。
  同时,灵山卫街道还积极推进业委会组建工作,对暂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遴选小区爱“挑刺”的居民参与居民自治,放大业主对托管物业的发言权。建立“居民议事会”平台,落实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周汇总业主群内反馈问题,每周组织现场研究、现场解决、协商议事。截至目前,共组织现场会4次,停车位设置、水电网上缴费、活动场地建设等十余项问题实现“桌面”化解。
  针对小区内毁绿种菜、私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灵山卫街道探索设立物业管理服务站,组建“执法联盟”,实现综合执法中队等执法力量参与共治。实施以来,累计98名物业指导员、17个执法联盟部门,协助物业解决飞线充电、毁绿种菜等问题1200余项,新增电动车充电车棚27处。
  奖惩一体
  “管理”变“激励”
  据悉,灵山卫街道制定物业服务企业考核和激励制度,从正反两方面助推物业服务水平提升。
  通过制定《物业管理工作考评办法考核办法》,出台“五星级物业服务管理标准”,明确物业企业安全管理等9类39项服务职责。实施“一专三核”考核机制,通过专业部门初步定档,物业管理联席会议组织“现场核查、一票否决核查和满意度复核”。目前星光岛万象美物业已获“五星认证”,评树物业服务示范项目3个、精品项目5个、优秀项目16个。
  灵山卫街道还设立了物业管理基金,由奖励金、补助金和党建工作经费三部分组成。设置20万奖励金,用于分等级奖励物业服务示范项目、精品项目、星级项目及优秀项目;设置30万元补助金,用于物业管理、公益性事业垫付应由业主承担的部分资金投入。目前万象美玫瑰园小区获评“青岛市园林式居住区”,新区3个物业服务示范项目全部落子灵山卫街道。
  此外,该街道还开展常态化物业服务监管,每季度更新一次物业“红黑榜”,根据考核结果,对考核成绩连续3个季度低于60分的物业企业,上报计入山东省物业服务企业不良信用信息,并通报至业主委员会,启动重新聘任物业企业程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