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楷模”正式候选人进入公示点赞环节,西海岸新区2名个人和1个群体上榜
快来为我们身边的榜样点赞吧!
新区另有4名个人和1个群体进入2022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名单
□记者 龚鹏 报道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市形成见贤思齐、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近期,青岛市委宣传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市级重大典型“青岛楷模”评选活动,共有8名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正式候选人(含个人和团队)进入公示点赞环节。其中,西海岸新区2名个人(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年夫顺、新区科协退休干部魏世杰)和1个群体(青岛真情巴士集团义睦服务先锋团队)被提名“青岛楷模”。
记者了解到,本次公示时间为2022年12月8日至12月12日,期间市委宣传部同步组织网络点赞活动,社会各界可登录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正式候选人点赞。公示点赞结束后,市委宣传部将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开展最终评审,确定拟授予“青岛楷模”称号名单。
此外,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由各区(市)、各部门(单位)推荐的35名正式候选人(含3个团队、排名不分先后)参加评选。其中,西海岸新区4名个人(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吕传伟、黄岛街道郭家台子社区居民杨美芹、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职工臧虹汝、太行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行知校区高级教师薛增团)和1个群体(青岛真情巴士集团爱心团队)榜上有名。
据悉,12月8日8:00至12月14日24:00,正式候选人名单、照片及事迹简介在媒体进行集中宣传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候选“青岛楷模”,他们代表新区
中电科思仪首席科学家年夫顺——
三十年初心不改 匠心为国铸利器
年夫顺,男,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近年来,年夫顺两次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发明专利60项、国家标准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先进个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
作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学科带头人,年夫顺从事电子测量仪器科研工作超过30年,主持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研制,形成国产矢量网络分析仪家族,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成套测试解决方案,实现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自主创新发展和自主可控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位列世界前三;主持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仪器研制,构建从核心器件、部件到仪器整机和测试系统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使公司成为世界上能够提供成套测试解决方案的唯一供应商,实现自主创新与规模化批量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位列世界前二。此外,年夫顺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风云”卫星、北斗二代导航卫星、5G宽带移动通信、新型人体安检仪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协退休干部魏世杰——
胸怀家国情怀 勇担时代使命
魏世杰,男,1941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海岸新区科协退休干部,曾获原核工业部颁发荣誉证书和“两弹一星”奖章,获评全国最美老有所为人物、第五届山东省道德模范等。
1964年,大学毕业的魏世杰服从组织分配,到青海221厂、四川绵阳核基地,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26年间,他隐姓埋名,转战青藏高原、戈壁荒滩和深山密林,历尽艰难险阻,直面死亡威胁,为铸造我国国防核盾牌,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魏世杰曾担任核九院课题组长、大组长,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等职,亲自领导组织17项有关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重要研究课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科工委三等奖、院所两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转业到青岛后,魏世杰20年如一日地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妻子、儿女,还走进学校开展了400余场科普宣讲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为国增光的雄心壮志。
此外,魏世杰还编著了《东方蘑菇云》《科海探秘》《禁地青春——我的核基地生活》等100余万字的科普著作,分别获1993年全国优秀图书奖,编入中国文联《2011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精选》,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热播,为弘扬科学精神作出了贡献。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义睦服务先锋团队——
十米车厢传真情 凡人善举聚大爱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义睦服务先锋团队成立于2012年,以真情巴士K1路驾驶员于义睦的名字命名,由18位来自不同线路的公交驾驶员组成。团队成员曾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巾帼建功十大标兵等。
该团队的创始人于义睦,23年间安全行车超百万公里,保持零投诉和零事故,年均收到各类表扬1150余件,日均收到3次表扬。10年间,青岛真情巴士集团义睦服务先锋团队用凡人善举谱写时代精神,将真情从车厢内延伸至车厢外,用“正能量”为青岛带来“大流量”。
该团队带动1400余名驾驶员组建21支志愿服务队,建立“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常态化开展扶危济困、尊老爱幼、交通疏导等志愿活动,累计支出80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长期帮扶7名困难儿童、42名春蕾女童和41名空巢老人,5年间涌现各类好人好事近8万件次,形成了各类先进典型抱团扎堆、比学赶超的“好人共生”效应。团队还常年进社区、进学校、进站台、进乡村等开展志愿服务,传递真情、弘扬美德。团队所在企业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组建的“义睦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