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手足口病来袭 科学预防莫恐慌

新区疾控部门多层检测密切注视疫情动态

本报讯 每到“三伏天”,手足口病就成为幼儿园和家长们关心的话题。据统计,近期新区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数较前期有所上升。为此,记者来到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了手足口病究竟该如何预防、以及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等市民关心的问题。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等特点,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由于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并伴有咽痛等症状,与感冒症状极为相似,因此家长要注意甄别。“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的手心脚心、屁股上是否有红色丘疹,口腔里是否有小溃疡。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发烧症状,更不要耽误治疗,一定要及时就诊。”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朱科介绍说。

不过,专家介绍,一旦发现手足口病不必恐慌,因为手足口病多数可自愈,全病程约7到10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发热3天以上,口腔、手足、臀部出现小疱疹,一定要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的儿童门诊就诊。同时要及时跟孩子所在幼儿园反映情况并在家休养,症状消失一周之后再入学。

那手足口病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呢?为此,记者请教了新区疾病控制中心相关专家。

据了解,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具等物品进行传播。因此,生活中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做好个人卫生。家长们要记牢“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在此提醒市民,儿童洗手时首先要用清水洗,然后再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清洗,这样就能把油脂性病毒清洗掉,最后再用清水冲一遍。同时,最好不要带孩子去脏乱差的地方以及人群比较密集的公共场所。此外,夏季高温天气来临,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蚊灭蚊,窗户设纱窗、悬挂蚊帐;到野外要涂抹蚊虫、蜱虫趋避剂,穿长筒袜,扎好裤腿、袖口防止蚊虫、蜱虫叮咬。

针对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新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大了疫情监测和防控力度,各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设立哨点医院开展手足口病病毒学监测。同时建立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卫生、教育等多部门联合、学校跟家长紧密配合的手足口病联防联控机制,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定时开展疫情流行趋势分析和预警预测。

(苗 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