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抓实事惠民生 构画幸福新图景

2018年西海岸新区投资68亿元的41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民生环境全方位改善

2018年是西海岸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幸福美丽新区的关键一年。这一年,西海岸抓住教育、医疗、出行、养老等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的民生问题,投资68亿元的41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全方位改善民生环境,让百姓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优先发展最美建筑是学校

2018年,西海岸投资32亿元,建成25所学校幼儿园,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独特建筑。

其中,新建的灵山卫初级中学于2018年5月完工,是西海岸首座以“卫城文化”为设计主题的学校。该校将卫城文化和海洋文化相融合、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渗透,成为了西海岸最美学校建筑的代表和缩影。不仅如此,学校的建成也有效满足了该区域学生的就学需求。

此外,峨眉山路小学、西海岸艺术学校、银海路幼儿园等23所学校、幼儿园新学期投入使用,兰亭小学、黄山小学等两所学校完成改扩建。

2018年,西海岸按照标准最高、质量最优、装备最好的原则,修订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学校建设标准》。根据标准,西海岸所建学校都突出绿色理念,广泛利用海绵城市、被动房技术,新风系统、地下停车场也成为“标配”,可以说,学校已经成为西海岸最美的建筑。与此同时,像游泳馆、艺术馆这样的“大件”,每个学区都会确保配备并实现学区共享。

据悉,2018年,西海岸投资1.5亿元建设了8个学区共享游泳馆,投资1300万元升级改造36处中小学食堂,投资900万元实现全区“互联网+教育”同步课堂全覆盖,投资1600万元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并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目标,启动儿童启蒙中心筹建工作,为儿童提供集体验、探索、创新、人文、艺术、运动于一体的高标准的活动场所。

打通城乡医疗“最后一公里”

2018年5月,西海岸在全国率先启动健康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将预防关口前移,实行“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四医联动改革,以区级公立医院为龙头,整合区、镇、村三级卫生健康资源,打通城乡医疗“最后一公里”。

“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通过基层建设使百姓慢病可防控,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从而最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健共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院长许学兵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该院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并通过总院专家下沉、分院人员进修、开设远程会诊等方式,带动7家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西海岸已规划建设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区中医医院、区第二中医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5处健共体,36家单位加盟,并将陆续吸纳社会办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参与服务。通过专家下沉、基层医疗人员进修、远程会诊等形式,为基层百姓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历时8个月,健共体覆盖全区,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医疗服务。

为全面提升全域卫生与健康服务水平,西海岸还启动了“互联网+健康”服务,新建智慧医疗全科中心,成功创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在全省率先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服务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百姓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建设民心工程让百姓更加幸福

2018年12月26日,青岛地铁13号线正式开通,青盐铁路首班发车,青岛西站正式启用,西海岸新区正式步入“双铁”时代,极大改善了新区百姓的出行。

为切实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吸引力,2018年,西海岸新区新增公交车280辆,新开通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4条,实现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缩短了居民出行时间,减少了出行成本。2020年,地铁1号线将投入运营,届时,继胶州湾隧道和跨海大桥后,西海岸与青岛主城区将实现更为密切的衔接。

此外,西海岸一次办好比例达到100%,“零跑腿”比例超过96.3%;新增就业1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养老机构达到19家,新建成30处助老大食堂;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全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累计拆除清理岸线130公里,建成蓝湾路慢行系统78公里,世界最美海湾展现新姿……

幼有所依,少有所学,成有所事,老有所养。西海岸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改善民生环境,铺就百姓幸福之路。

刘腾 李杰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