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农民工市民化获全方位保障

今年一季度,全区增加城镇就业17443人、培训技能型人才4000余人、查处各类欠薪案件11161起、为农民工追回欠薪5300余万元……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以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民工的管理服务,帮助农民工个人发展和家庭生活与城市实现真正融合。

让农民工“干有所需”

一年前,老家在琅琊镇的农民工孙磊来到城里打拼创业,得益于各种扶持政策,他在这里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我现在自己开了一间汽修铺,有自己的住处,妻子也从事了家政工作,生活虽然平淡却非常幸福。”孙磊说,他们一家成为“城里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今年,我区已有近两万名农民工找到了新工作,活出了新滋味。“实现稳定就业,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关键。”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大鲲告诉记者,西海岸始终坚持把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为农民工“进城”创造各种条件,通过多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农民工在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

“多亏了农民工就业绿色通道,让我很快就在工厂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还有各种保险。”前几日,在农民工专项专场招聘会上,一位刚刚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难掩兴奋之情。

王大鲲介绍说,受学历、技能等多方面条件限制,农民工普遍存在就业、创业技能不强等问题。对此,我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农民工在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与帮扶、就业创业政策扶持、精细化就业扶贫等方面与城镇劳动者享受同等服务;同时,建立项目引进综合评估制度,鼓励新建项目优先招用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吸纳本地农民工,提高农民工从业竞争力和成功率。

让农民工“干有所长”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名农民工不但能进城,还要有一手进城生活的本领,所以,农民技能培训是基础。”区人社局劳动技能培训中心主任王植彬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我区建立了城乡劳动者职业终身培训激励机制和以培训基地为骨干、以镇街、社区和企业培训点为补充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将农民就业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为农民工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培训机会。

王植彬向记者举例,来自大村镇的打工者杨震自高中毕业后一直打零工,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后,进入了一家机械厂工作。2018年,已经掌握了一定经营技能的杨震租了一个厂房,招了几名工人,当起了小老板。“厂子的效益还可以,最近我还买了房子,孩子也在城里上小学了。”杨震对未来充满信心。

此外,我区注重农民工培训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结合全区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升级需求,拓展工业机器人、PLC可编程控制、电子商务、心理咨询、创业模拟等高端新兴、智能培训专业,实现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促使本地居民实现高质量就业。

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开展此类专业培训班60余期,培训各类“智能”技能型农民工4000余人。

让农民工“干有所保”

“农民工出来打工十分不易,大部分农民工身上背负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撑和希望,有时候看着农民工为了讨薪,蹲在墙角或是席地而坐,我们真的很心酸。”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队长张玉明在劳动保障监察战线上奋战多年,对农民工群体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他告诉记者,前几日,来自安徽的几十名农民工被我区某停车场拖欠工资20万余元。接到投诉后,我区劳动监察部门迅速启动“三级预警”和突发事件“快立、快办、快结”机制,现场处置至凌晨,将这一事件圆满处结。

原来,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快速化解这些突发事件,保护民工权益,一直是我区致力解决的问题。为此,区人社局牵头公安、住建、市场质监等15部门成立“农民工工资支付暨欠薪欠费检查小组”,建立联席会长效机制,每年开展清欠农民工工资、清理人力资源市场、打击非法用工等联合执法,近三年共向公安机关移交“欠薪逃逸”案件8起。

此外,为让农民工的辛勤汗水得到充分回报,我区在国内率先打造劳动监察“效廉智库”执法平台,实施农民工“网上维权”,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监管机制,让全区治理农民工欠薪形势稳定可控。截至目前,我区人社部门共查处各类欠薪案件11161起,为农民工追回欠薪5300余万元。

张 静 李明奎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