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大场镇凤凰庄村“种植+旅游”力促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实现村美民富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凤凰庄村在这个国庆假期又“火”了一把。“长假期间,每天至少会有两辆大巴车满载游客来村里采摘蜜桃,既带‘火’了俺们村的乡村旅游,又让乡亲们种的桃子卖出了好价钱。”10月10日,凤凰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利常告诉记者,该村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种植,让乡村振兴的活力越来越足。

“甜蜜产业”叫响村庄名气

在徐利常看来,产业带动是村庄发展重要的动力源泉。为此,凤凰庄村早早树立起明确的产业发展思路——将乡村旅游新业态和特色农产品种植结合起来融合发展。

“我种了一百多亩桃园,这两天摘了大约4万斤桃子,目前正在抓紧进行装箱发货。”见到村民安玉来时,他正在库房忙碌着,安排人手将新鲜采摘的金秋红蜜桃套袋分装。

安玉来带着记者在库房转了一圈,蜜桃的香甜味儿沁人心脾。他告诉记者,因为与浙江嘉兴的华阳果品批发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的桃子根本不愁卖。“4两以上的桃,只要不带病斑、果锈或虫害,产多少人家要多少,然后通过电商售卖,这一季能卖30多万斤。”安玉来指着红彤彤的蜜桃对记者说。

在库房里,记者见到了嘉兴华阳果品批发有限公司的采购负责人刘亚龙,他顺手拿起一个桃子进行糖度检测,数值显示18.6%。“普通桃子的含糖量在13%左右,而这个桃子的含糖量最高能达到23%。”刘亚龙告诉记者,在对临沂、莱西等地种植的果品进行对比后,他们最终将安玉来的桃园选作山东省唯一的生产基地。

“国庆假期来村里游玩的游客,全是冲着桃子来的。”徐利常告诉记者,安玉来的桃园专门划出5亩采摘区,全部保留大果,只供游客采摘,“蜜桃采摘季可持续到十月底,仅此一项预计就能为村里吸引游客近6000人。下一步,我们村计划建立蜜桃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眼下,蜜桃产业已成为凤凰庄村的“金字招牌”,“甜蜜产业”让该村的名声越来越响。

乡村旅游渐成产业体系

村前,草莓棚、木耳棚等特色大棚连成片;村后,猫薄荷、八仙花等花卉作物竞争艳。漫步凤凰庄村,记者发觉这个在2006年还有着30多万元外债的村庄如今生机蓬勃。

“2007年,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将村民手中的闲散土地集中起来打包流转出去,流转费用刚好还清了村集体的债务。”徐利常说,没了后顾之忧,村“两委”开始集中一切力量发展产业。

“起初,村民们自发上了十几个草莓大棚,一个棚一年下来能赚3万元,算算比种地强。”徐利常回忆道,单打独斗气候难成,规模化发展才是好路子。于是,新一轮入户走访开始,腾地、动员村民、建棚……草莓棚由十几座增加到近70座,凤凰庄村也成了颇有名气的“草莓村”。

与建草莓大棚同步进行的还有产业考察。村“两委”成员数次赴外地考察农业产业,寻找适合本地的发展项目。“村里的木耳大棚便是考察带回来的项目。”徐利常对记者说,村干部和党员最先带头试种,效益显现后渐渐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热情。“目前村里有20多个木耳棚,预计明年会增加到30个。”

花卉欣赏、瓜果采摘、农家餐饮……如今的凤凰庄村四季皆有风景,八方均布产业,“美丽”与“产业”浑然一体,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呼之欲出。

村美民富发展底气更足

“这边的包装盒快用完啦,赶紧再送些过来。”再回到蜜桃库房,55岁的村民赵凤英正麻利地装着箱。她告诉记者,她们一家把承包地全部出租,夫妻二人一起在村里的产业园打工。“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有活干,俺们俩加起来一年能挣7万多块钱呢。”赵凤英说道,现在村民不仅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承包出去的土地还有流转收益。

产业效益成效显现,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有劳动能力的都在挣工资,现在村里没有闲人。”徐利常说,目前村里每户人家每年可增收3至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十几万元。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后,预计村庄每年可接待游客3.2万人次,带来110余万元的旅游收益。

乡村振兴离不开村美民富。美丽乡村,更要发展“美丽经济”。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今后产业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这个是村前的水库,明年会打造成一个垂钓乐园;这个位置会修两条路,把东西两边连接起来,中间建一个游乐区……”提起未来,徐利常打开村庄卫星图侃侃而谈,仿佛在他眼前,一幅生动的乡村蝶变图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王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