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海岸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劳动仲裁服务体系

为劳动者权益撑起“保护伞”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韩洁

全年立案3601件,已按期结案3094件;调撤结案1884件,调撤率达到65%,终局率37%;涉及劳动者4534人,为劳动者追回损失3947万元……

这是截至2019年年底,西海岸调解仲裁工作交出的成绩单,一系列数据证明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的努力和成效。

破壁垒建通道 服务又好又快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基层劳动者,缺乏法律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他们走适合的合法程序。”西海岸西海岸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院长季福勇说。

为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该院在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过程中,开通绿色通道,缩短了案件办理期限法,提升了办案效率。“除绿色通道外,我们还创新建立了‘流动仲裁庭’调处机制,把仲裁庭直接搬到乡镇、街道、企业车间和生产工地,就近办案。”院长助理邵大要告诉记者,“流动仲裁庭”组建一年来,已成功调处劳动争议22起。

此外,该院还建立“先调后审”案前调解机制、“立案速裁、繁简分流”办案机制、服务评议监督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处理机制、“援调衔接”机制,形成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合力。数据显示,2019年,案前调解结案161件,案前调解率达到30%以上;为220名困难职工开展法律援助,帮助挽回经济损失400万元。

建暖心调解室 力促握手言和

“真是万万没想到,才4天我就拿到了赔偿金,感谢你们的高效率,谢谢!”近日,市民黄先生将一面“秉公办事,为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徐大姐暖心调解室”。

原来,黄先生此前在一家工厂做电工,由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工厂不仅没给黄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还无故将其辞退,经多次协商未果。了解情况后,调解小分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停地跟该工厂沟通。4天后,双方在调解室面对面地就黄先生工资支付赔偿问题达成和解。

记者了解到,自“徐大姐暖心调解室”成立以来,2019年已成功调解工伤待遇纠纷、工资报酬纠纷、解除合同纠纷等各类型劳动争议案件620余起,调解率达99.6%,满意率达99%,累计为劳动者追回各类损失1800余万元。

“我们还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庭,负责首次调解不成且尚有调解可能的案件。”邵大要告诉记者,对于进入仲裁程序的案件,做到开庭前、开庭中、开庭后等全环节开展调解工作,力促争议双方握手言和。

互联网+基层调解 实现同步办案

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是基础性工程。该院创建的“互联网+基层调解”调解模式,更是西海岸调解仲裁工作的一大亮点。“以乡镇社保中心、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优秀律师事务所为中心,分区域设点,建立健全高标准基层调解组织,采取‘互联网+基层调解’模式,实现同步办案。”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副院长法婷婷告诉记者,兼职仲裁员、调解员、律师现场办案,专职仲裁员通过互联网异地参与办案,通关互联网实现音频、视频、文书同步,开拓了基层调解组织办案的新渠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