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春如童年

□史新

站在春天的窗口,看着时光从眼前静静溜走,我想抓住它,却无能为力。眼睛眨动间,太阳已从海面升起,挥手弹指,我还是喜欢童年的春天。

在童年记忆里,过完春节去姑舅姨亲家走正月门,就觉得春天真的来了。蛰伏了一个冬天,走在乡间小路上,跟在哥姐后面,自己手里提着一串红爆仗,看着哥姐背在身上的篮子和挎包,走一步颠一下,似乎是踏着春天的节拍。田地里麦苗摇曳,树枝上喜鹊喳喳,虽是寒峭,心里却暖意融融。

等到二月,冰冻的河面渐渐融化,暖暖的春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河岸边的杨柳开始有了绿意。此时,我们一干小伙伴开始收拾或制作“夹子”去河边林子里捕鸟。那时候鸟儿多:斑鸠,“大眼贼”,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来。最受人喜欢的就是画眉和“鸭蛋黄”,它们一个叫得好听、一个长得好看。现在想想真是罪过,那个时候咋就不知道“劝君不吃三月鲫”“劝君不打三春鸟”呢?

三月三,河岸上,柳树枝条刚刚鼓出芽包的时候,便是做柳笛的最佳时机。做成的柳笛吱呀哇呀地吹着,有细音也有粗音,细音尖亮,粗音低沉。人多时一起吹起来,就像一台没有指挥的音乐会。

扎人草,学名白茅,冒出新芽一寸高的时候,把它拔出来,剥开外皮,把里面白嫩的细芽填进嘴里,甜甜地、爽爽地。拔得多的小伙伴,可以拿来换别人的篮子里的猪草,也可以在沙滩上摆开龙门阵玩起“跳方、跨棋”的游戏,谁输了就把自己兜里的扎人草抽出几根送给赢了的人,公平竞赛。

清明节来临,春姑娘开始悄悄地向我们告别。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来到西河的小石桥上,把衣服在桥面搓好揉净,顺手再从桥下流淌的河水中漂洗出来,晒到就近的沙滩上。桥东头是我们村洗衣女人们的啪嗒啪嗒捶衣声,桥西头是对面村子洗衣女人们的叽叽喳喳嬉闹声。捶衣声、嬉闹声和着两岸林中的蛙鸣鸟叫,似一曲美妙的乡间乐曲在回荡。

童年如春,春如童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