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守护岛城“空中大门”,有我们!

区中医医院4名医护人员驻守流亭国际机场,已连续工作912小时

□本报记者 陈蔚

作为重要交通枢纽,机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为驰援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疫情防控工作,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医护团队于2月10日驻扎该机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区中医医院派出4名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驻守机场一线,为前往西海岸新区的旅客进行详细流行病学史调查、登记备案、与居住地对接后开展安全转运等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四位医护人员承受住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认真负责,温情服务,把关怀、爱心撒向每一位乘客,竭力守护岛城的“空中大门”。截至目前,区中医医院医护团队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工作912小时,服务旅客人数500余人。

刘柱:甘当“领头雁”

中德门诊部主任刘柱,担任机场一线3组组长。他沟通能力强,熟练掌握机场的各项防控工作,是新区机场疫情防控专班的领头雁。2月18日23:45,一名无法返程的湖北籍旅客在机场茫然徘徊、不知所措。刘柱了解情况后,悉心给予心理疏导,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几经周折帮其解决了难题。此时,已是凌晨3点。身为值班组小组长,刘柱在发现“战友”身体抱恙时主动替岗,值完24小时的班后又开始新一轮值岗。“作为区中医医院的职工,坚守疫情防控岗位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义不容辞!”刘柱说。

杨海龙:雪夜“独行侠”

口腔科医生杨海龙被称为“雪夜独行侠”,这源于一个温情的故事。2月27日23:50分,杨海龙接到了3名湖北籍旅客。虽然旅客均非来自重点防控区域,但由于未提前备案,留置在机场。杨海龙为他们解决问题时,一位旅客提出想要被子保暖。杨海龙便在冰封雪夜只身步行到航站楼外的酒店为旅客取被子。凌晨4点,室外气温达到0℃以下,来回30分钟的路程让杨海龙体验了一把“透心凉”。旅客们看着他在雪夜中前行的背影,感动地不住说“谢谢”。

薛东轩:节用裕民“90后”

物价科薛东轩作为一名节用裕民的“90后”,在工作的24小时里会尽量少吃饭少喝水,减少上厕所次数,只为能节约出更多手套和防护服保护“战友”安全。手泡皱、脚冻僵、腰酸腿痛,是他工作中的常态。这样的时刻,薛东轩会站起来跺跺脚,而后继续投入工作。在旅客转运过程中,薛东轩不厌其烦地向司机交代防控注意事项,并帮旅客搬运行李。战友劝他休息时,他总说:“我最年轻,可以坚持。你们先休息!”

黄伟栋:亲力亲为好“教练”

科教科黄伟栋所在的工作组中,近期加入了不少对工作流程不熟悉的新队员。为此,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他又承担起培训新队员的职责。独挑大梁的黄伟栋几乎承担了所有工作:录入旅客信息、联系相关部门、护送旅客登上转运车……为了让新队员尽快熟悉工作流程,他手把手传授工作技巧,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小组内的榜样和标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