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藏马镇孙家屯村党支部书记 毕鑫

破解分类难题,垃圾处理不愁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走在藏马镇孙家屯村宽敞的柏油路上,主街的墙上画满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各类宣传标语和装饰画,农村街边常见的“大绿桶”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门前统一制式的银色不锈钢分类垃圾桶。“这就是我们施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神器!”孙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毕鑫告诉记者。这种垃圾桶总容积为40升,正前方的两扇门上印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字样,打开门会看到两个垃圾桶嵌在其中;正上方则是一个不锈钢制铁盒,印着“有害垃圾”字样;垃圾桶背靠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印有五包责任制的表格,表格下方有四个按钮,分别对应“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

2019年7月,孙家屯村被定为西海岸新区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老百姓对垃圾分类从不了解到适应有一个过程,因此给百姓做引导至关重要。”毕鑫接到这个任务时也是“压力山大”。为了解决“垃圾如何界定”问题,孙家屯村确定了“4+1”分类模式,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煤灰、炉渣等几个类型。“关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怎么能让百姓更容易接受,我也是绞尽脑汁。”最终,通过多次与垃圾分类宣传员沟通、开会研讨等,孙家屯村确定了让村民易懂的垃圾区分要领,即吃饭前后产生的是厨余垃圾,炕上、炕前、炕下、院里的垃圾是其他垃圾。

“我们还成立了垃圾分类收集队伍,早晚两次上门收集垃圾并进行分拣。同时,还找了一家企业研发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确保保洁员即时上门服务、垃圾分类不留空当。”毕鑫说,村里还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地。他告诉记者,“工作当中党员必须带头,有什么工作要先去做,为老百姓做样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