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城区推广薛家岛街道“天麓湖模式”,农村推广藏马镇“孙家屯经验”

西海岸垃圾分类再提速

开栏的话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大局。为进一步推动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开展,营造万众一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即日起,本报开设《垃圾分类西海岸在行动》专栏,聚焦西海岸垃圾分类的最新举措和优秀做法,为推动垃圾分类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静

日前,西海岸新区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设实施方案》及《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发起争当示范的“冲锋号”。据介绍,西海岸将在城区推广薛家岛街道天麓湖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农村推广藏马镇孙家屯村工作经验,即城区“天麓湖模式”、农村“孙家屯经验”。

对标“天麓湖模式”街道配置标准化设施

在示范街道创建中,西海岸对参与创建的长江路街道、薛家岛街道、隐珠街道提出了哪些严格要求呢?

按照方案,城镇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需参照“天麓湖模式”,建设标准化四分类桶点及指示牌、宣传栏等设施。“我们将摸排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基本信息,包含现有分类桶点数和数量、尚需建设分类桶点数及位置等情况,形成摸排台账。”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杨益杰介绍说,按照台账制定分类桶点及配套设施等建设计划。

同时,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做好分类桶点清洗、维护等工作,分类指导员严格执行上午7:00-9:00,下午5:00-7:00上岗制度,履行分类投放指导责任;对无物业小区、开放楼院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桶点管理,由街道探索委托国有企业进行管理,逐步引进物业企业规范化管理。

此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为分类桶点及配套设施到位提供法治保障。

参照“孙家屯经验”农村逐户配发垃圾桶

“作为西海岸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孙家屯村‘分’出了一条接地气、有特色、可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新路子。”杨益杰告诉记者,今年,全区各镇及涉农街道的村庄都将参照“孙家屯经验”开展自我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源头是重中之重。方案要求在示范村工作开展过程中先开展底数摸排基础设施建设、三员一办配备等情况,整理形成台账;再参照“孙家屯经验”逐户配发小型两分类垃圾桶、配足保洁员、配齐小型垃圾运输电动车等,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建设分类集中收集站。

此外,对于不具备条件建设分类集中收集站的村居,在做到入户配发两分类垃圾桶基础上,参照每100户建设一个四分类桶点,并配足分类桶;在村居主要出入口、分类桶点、集中活动场所配套建设公示栏、宣传栏等设施;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探索政府指导监管、企业化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建设1-2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

推进示范点创建促垃圾分类提质提效

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西海岸将如何因地制宜高水平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示范点建设工作?

“目前,方案已分发至各镇街、部门、企业,下一步,我们将建设智慧化信息平台,统计各类垃圾收集量,核算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杨益杰表示,区城管局还将组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评价小组,对示范街道、示范村的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评价,对突出问题下发生活垃圾分类督导意见书,督促各责任单位及时整改问题。

垃圾分类不是“单人项目”,而是“团队作战”,在创建过程中,需多部门相互配合,齐头并进。例如,严格实行分类运输,杜绝“前分后混”;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态度从“知道”到“做到”;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及生活垃圾分类经费保障……

“到今年年底,我们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杨益杰信心满满。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