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机关党委三级调研员 姚中英
与时间赛跑
做新区平安的守夜人

姚中英正在检查值班日志。□记者 李宛遥 报道
□本报记者 李宛遥
区应急管理局三级调研员姚中英,是区应急系统里资历颇深的“老党员”“老应急”。他1989年入党,2009年3月从部队转业至应急管理办公室,11年时间一直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从未离开。作为区应急指挥中心和区应急管理协调中心的分管负责人,他的职责是带领团队承担全区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服务监督任务。
一个岗位坚守11年
“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之初,便有了每日的交班例会,大家通过例会共享信息,交流信息研判的思路和经验,不断精进应急值守能力。”姚中英告诉记者,值守工作听上去不复杂,但因为有“应急”两个字,就不是简单的值班,而是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
记者在姚中英的带领下,来到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室,看到正在值守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着接电话记录信息,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一刻也没停止,直到记者离开,工作人员也未曾抬起头休息片刻。
“工作强度大,压力更大。”姚中英这么形容这份工作,“一年365天值守,一天24小时在岗,我们的值守一秒钟也不能少,漏掉一个电话导致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所以说我们是时刻准备与时间赛跑的人。”
作为一名党员,姚中英更是“天天在岗,时时值守”,即使下班后手机也时刻不离身,“电话一响,就要立刻赶到事故现场,所以不管是洗澡、睡觉,我都会把手机放到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将“死预案”变成“活预案”
“咱们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全市领先、全国有名。”姚中英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全市考核中,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年年名列第一。
11年来,姚中英秉持着党员初心,始终抱着“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的信念,主动作为,刻苦钻研,奋力争先。他在全区开展了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并在全市率先创新推行“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官制度”、值守工作“三档一制度”、“五个一工作程序”、“全盲演练法”、值守人员“高效执行力拓展训练法”等。
在新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方面,姚中英构建起“1+61”应急预案体系,通过组织专家研讨、开展实战演习,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死预案”变成了“活预案”。
“辛苦的岗位总得有人干”
入党30余年,姚中英始终把对党的忠诚融汇在践行初心使命当中,他对全区51个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了然于胸,每年分析研判一千余起突发事件。这么多年,姚中英始终保持着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处置“零失误”的记录。
面对大量繁重、突发性的工作任务,他克服了时间紧迫、人手不足等困难,始终做到不埋怨、不抱怨、有担当,尽职尽责、竭尽全力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是咱们全区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年限最长的一位,放眼全市像我这样的老应急人也屈指可数。辛苦的岗位总得有人干,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老应急人,守护好新区和新区百姓安全,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愿意做新区平安的守夜人。”姚中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