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两年斩获业内3项顶级殊荣,参与制定5项机器人国家标准……

潜心研发,“钢铁侠”的产业进阶路


  张锐(右一)正在进行产品展示。
  □本报记者 王雪
  
  青岛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研发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公司,这家于2018年8月底刚刚成立的新生企业,在两年时间里便摘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授予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奖及业内奥斯卡——金萝卜奖三个重量级殊荣。目前公司已经与国内100多家高校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实验室,共计为国家培育了10多万名专业性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钢铁侠科技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制定了5项机器人国家标准……
  目前,钢铁侠科技已完成5代双足大仿人机器人的研发组装和生产,新研发的第5代双足大仿人机器人已经实现走路、跑步、上下台阶、端茶倒水和舞蹈表演等多项功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坚持去商业化
  潜心自主研发
  
  “仿人机器人的特点在于形态像人,有躯干、四肢和头部;行为像人,具备动作和视听能力;思维像人,有着自主决策能力,知道在什么场景做什么动作。”张锐简单几句话点透了仿真机器人的特点。
  作为钢铁侠科技的创始人,张锐一直有一个梦想:研发一个机器人,用来保卫或改善世界。而当张锐下定决心做仿人机器人时,国外已经有美国波士顿动力、日本本田、意大利RobotCub Consortium等公司相继在仿人机器人项目上持续发力。“尤其是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的‘Atlas’仿人机器人,已经具备自主搬运、摔倒爬起等良好的行为能力和决策力。”张锐说道。
  创业初期,张锐坚持去商业化,不靠技术复制追赶市场,而是潜下心来自主研发,从底层做起。“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得长久,不能只搞短平快的东西,虽然做底层研发周期长,时间成本高,但能解决零部件不兼容问题,有利于之后的统一调整和使用,既节省成本又方便匹配,从长远来看意义重大。”在张锐看来,坚持自主研发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可以打破中国机器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形成一套自主智能传感、决策和控制系统,“这也是一个技术研发型公司发展的最佳路径。”张锐坚定地说道。

  掌握核心技术
  填补国内空白
  
  仅用时半年,钢铁侠科技团队便研发出第一代机器人ART-0,攻克了仿人机器人最难的部分——双腿,并在腰部加了非常重的肢块充当上半身。ART-0共12个自由度,可以自由上下楼梯。对此,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给出了极高评价:“别看就走了这几步,实际上是整个中国机器人技术进步的一大步。”
  10个月后,ART-0机器人在对第一代机器人进行总结和新方案设计基础上,为其加上双臂、躯干、腰、头,新一代机器人不单是有了人的形态,全身的自由度更是增加到了26个。    钢铁侠科技在之后的研发进程中又相继研发出第三代机器人ART-2,加入了十指灵巧手,可以像人一样做各种手势和抓取物品;而第四代机器人ART-3则可以在跑步机上跑步,能实现1米每秒的运动速度,这种机器人适用于更复杂的科研场景。
  如今的钢铁侠科技,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生产要素的机器人公司,掌握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更是填补了国内在大仿人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将机器人的服务
  带到每一个家庭  

  2019年,钢铁侠科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举办了首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十一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共吸引178所高校、1000多支参赛队伍前来比赛。精彩纷呈的机器人大赛不但吸引了大批机器人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也吸引众多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希望可以主动作为,推动在西海岸乃至全国形成浓厚的机器人研究氛围,带动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张锐对记者说,在不久的将来,钢铁侠机器人将走进科研院校,用于学术研究;将出现在科技馆、展览馆,为科技迷们带去视觉的“盛宴”;还会切入到细分的垂直行业,与商用公司展开B端合作。“更为长远的目标,是希望机器人可以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带去便捷的服务。”张锐说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