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引领乡村新风尚
张家楼街道不断深化公共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广场舞大赛上,村民奉献精彩的演出。
□本报记者 梁玉鹏
今年以来,张家楼街道不断深化公共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9月30日上午,在张家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广场(十里油画长廊东侧)举行了“乘坐热气球 瞰见张家楼”开幕式,与此同时,张家楼金秋旅游季正式启动。活动期间,丰富多彩的热气球巡展、油画小镇秋日市集、草地音乐节等系列活动,点亮这个绚烂秋日的天空和夜晚。活动现场,代表着张家楼“乡村振兴”成果的首批16家优秀文旅和特色农产品企业也来到现场,他们分别是:绿泽画院、青岛樱皇谷景区、张家楼红枫林、琅耶窑、花语人间景区、绿色硅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叶建明陶瓷艺术馆、青岛艺博城、八零小伙家庭农场、鑫海隆园、鸿森林火龙果采摘基地、青岛马兰山生态园、九龙潭生态园、鼎盛庄园、宏运画美文化主题酒店、画·荷畔民宿。张家楼街道领导和与会嘉宾为他们颁发了“‘乘坐热气球 瞰见张家楼’活动基地”牌匾。
据了解,今年以来,张家楼街道接连举办了小戏小品剧本征集、“画美张家楼”摄影比赛、“我爱新区 我爱家乡”主题征文比赛、“翰墨新时代”书画作品展、“画美张家楼·悠悠端午情”包粽子比赛、第四届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街道800余名居民参与各项比赛。为满足居民对观看电影和文艺演出的需求,张家楼街道在辖区内11个新村共播放电影130余场,“小品进社区”文艺演出90余场。在建党节和建军节期间,开展了“庆七一”主题党课、庆八一“双拥共建”表彰大会等活动,在表彰典型的同时,也满足了居民观看高质量文艺演出的需求。国庆节期间,街道举办了“乘坐热气球瞰见张家楼”金秋旅游季精彩活动,将张家楼的红枫林等80多个园区在张家楼艺术广场和青岛中山公园进行了同步集中推介,网上浏览量达200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街道艺术文旅小镇的影响力。
今年以来,张家楼街道在丁戈庄、崔家滩、寨里等新村新建了6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前一年实现了100%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实践站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各活动室常年免费开放,方便了百姓借阅图书、娱乐、开展棋牌交流的需求。同时,为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选树培育道德模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美在张家楼”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最美好人”10名,“最美家庭”10个,“最美团体”10个,“最美退役军人”10名,“最美企业家”10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