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色 展光影魅力

展馆内的“生命之树”充满奇幻色彩。

《刺杀小说家》电影中的赤发鬼模型引人注目。

物理特效雕塑作品形象逼真。

灯笼阵让人不自觉联想起《十面埋伏》等影片的经典桥段。

几名参观者穿梭在如梦如幻的彩色藤蔓中。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培珂
10月15日,东方影都“生命之色”电影装置艺术展如约与观众见面。艺术展集中展示了1905年至今中国电影美术发展的6个时期和世界电影、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通过沉浸式场景展现中国电影人的创造活力。日前,记者走进超千平方米的展区,揭秘电影视觉艺术的生命力量,走进电影美术人打造的宇宙世界。
在展馆中间的公共区域,一个由“火山熔岩”环绕的“生命之树”引起记者的注意。其充满魔幻色彩,置身树下仿佛能看到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举着魔杖站在顶端发号施令。据悉,“生命之树”的作者马德帆是一名电影美术人。她告诉记者,“生命之树”由废弃布料、干枯及鲜活植物、彩灯以及自己现场创作的书法作品碎片拼贴杂糅而成,预示着生命在任何形态下都有其生发的意义。
在“传统服装服饰展馆”,一个个发光的亚克力展格中展览着由马德帆创作和珍藏的精美绣片,它们的形状、颜色、图案各不相同。在一把红木椅上,展示着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戏服,正中间的大衣架上挂着一件由不规则碎布做成的传统女式外衣,这种服装名为百衲衣,是中国古人将捡拾的陈旧杂碎布片洗净后密缝拼缀而成的。
紧邻传统服装服饰馆的是“点亮灯笼馆”。只见无数红灯笼悬挂在空中,置身其中如同进入电影中的阵法,如梦如幻。伴随着熟悉的电影原声,《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影片的经典桥段会不断在脑海闪现。
在诸多展馆中,稳坐C位的便是“异现世界馆”。记者看到,一个青面獠牙四臂长爪的赤发鬼守住入口,由此进入便可以看到《刺杀小说家》整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以及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
背靠“异现世界馆”的是“物理特效展馆”。这里展示了王学良和于晓溪两位美术师的雕塑作品,所有作品均在影视作品中作为道具出现过,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感受实体特效的魅力。
在年轻人热衷打卡的“x星球馆”,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科技是如何助力《阿凡达》诞生的。
此外,艺术展还有“电影特技特效馆”,集中展示不同电影幕后特技的拍摄花絮,在回顾经典影片的同时,探求电影背后的特技知识。
据悉,作为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免费对公众开放,有意参观者可通过青岛影博会小程序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