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社工小平台托起大民生

黄岛街道社工站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把社工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本报记者 丁霞
  
  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为困境儿童解开心结,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近年来,黄岛街道社工站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坚持立足实际需求、引导社区参与、因地制宜开展、强化部门协同,深化“五社联动”服务机制,带动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为居民提供利民化、贴心化服务,让民生更有温度、服务更有质感。

  定期上门走访
  暖了群众心窝

  “又来看我们啦,快坐下歇歇!”在青岛中康颐养护理院福利中心,7位由街道集中供养的孤寡老人满脸高兴地迎接着前来探望他们的社工。“孙爷爷,您最近身体怎样啊?”社工们一边亲切地和老人聊天,一边详细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据了解,黄岛街道社工站坚持在群众最困难、最棘手的问题上下功夫,解决群众的困难事和烦心事,为需要帮助的居民送去温暖和关爱。
  “我们还会定期走访辖区内的13名孤困儿童,从家庭、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和生活状态,适时提供各种关爱、社会救助等服务。”黄岛街道社工站站长王翔告诉记者。
  据介绍,小洁是黄岛街道柳沟社区的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她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了解情况后,黄岛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们会定期来到小洁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小洁的健康状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等,帮助小洁解决实际问题。“社工们经常来家里看望我、关心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对我和家人的帮助。”小洁说道。

  开展扶危济困
  解了燃眉之急

  为帮扶困难群众,黄岛街道社工站积极对接社区、企事业单位相关资源,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务。同时,挖掘潜在困难群众,贯彻社工站“助人自助”理念,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坚持做好困难群众兜底工作,主动发现困难群众,第一时间进行帮扶,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王翔介绍,中秋节来临之际,社工们积极走访辖区困难群众,为3个社区的困难群众送去救助金。其中,黄岛街道管家大村社区居民管先生,因骑摩托车与一辆汽车发生碰撞,被送往医院救治并进行了开颅手术,目前已花费近20万元,亟需救助。黄岛街道社工站了解情况后,充分发挥本职功能,主动对接辖区重点企业及公益慈善组织,为管先生筹集救助金,以解燃眉之急。

  打造特色品牌
  夯实民生阵地

  据了解,黄岛街道社工站创新工作思路,与街道未保站联合建设、合署办公,坚持“保护优先、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务实有效”的基本原则,打造“暖暖童心梦,扬扬民生心”特色品牌,持续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临时救助、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资源链接、政策宣传等服务。
  “我们积极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切实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目前,我们已走访慰问了30名困境儿童。”王翔介绍,每走访一户困境儿童,社工们都会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生活态度。
  在走访慰问过程中,黄岛街道社工站还会详细了解被走访家庭的需求,将无法立即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记录,通过政策解读、资源链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帮扶方式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在辖区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接下来,黄岛街道社工站将继续充实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力量,吸收年轻“血液”,以“小站点”构建民生服务大平台,打造民生工作的一线阵地。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