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恩师
□薛奎茂
恩师徐淑秋于今年1月12日仙逝,享年85岁。惊悉噩耗,如晴天霹雳。天地君亲师,徐老师不仅是我们的恩师,也是一代“明师”,是那一代老师的典范,更是那一代知识分子与共和国同命运的缩影。
说老师是恩师,因为她对我们恩重如山。无论对我们的学业、生活,还是对我们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她都无微不至地关心指导,让我们受益终生。
徐老师是我1978年求学时的化学老师。记得上徐老师第一堂课的时候,她就让我们眼前一亮——老师治学严谨、学识超群、才华横溢,以漂亮的字体、标准的普通话和渊博的知识征服了我们每一个学生。她用独特的人格魅力、高雅的气质、儒雅的举止熏陶、影响着我们,把我们带向知识的海洋。每次上她的课,都是一种享受。
作为班里的化学课代表,我有幸跟徐老师接触得多一些,受她的教育、影响和关心自然也更多。徐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化学成绩,也关心我们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每每考试结束,总是到班主任老师那里去过问我们的成绩,这些都是我们参加工作以后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的。
那时我们住校,吃住条件差,徐老师经常叫我们到她家去改善生活,借此机会对我们进行鼓励教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们临近高考时她对我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我们好好备考。谁知高考前几天我突然生病了,老师非常焦急。还好我能坚持参加高考。考试一结束,徐老师就把我叫到办公室,过问我的考试情况。最后高考成绩出来,我是全校第一,获知消息的徐老师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徐老师被调往青岛高一级的学校。她常用书信鼓励我们,即使在我参加工作以后,她还鼓励我继续努力,考取在职研究生,走上教育管理岗位。
我的孩子考取理想大学后,我带着孩子到徐老师家报喜,从不到饭店应酬的她,竟带我们到高级饭店宴请祝贺,鼓励孩子要感谢时代、珍惜学业。
说老师是“明师”而不是“名师”,并不是笔误,因为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现在的“名师”“名校长”评选之说,也没有如今的信息传播与影响力,所以称她“名师”不如称“明师”更妥当,即贤明的、高明的老师。在《韩非子·五蠹》中有:“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另外,在葛洪《抱朴子·勤求》中有:“由此论之,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不崇之乎?可不求之乎?”这就是对明师的最好诠释。
徐老师的化学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启迪思维,她真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明的老师!由于徐老师的成长环境和特殊经历,塑造了她独立的人格,她不卑不亢,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有骨气、有气节、有正义感;她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看问题高屋建瓴,分析问题透彻深刻,透视社会、洞悉人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她以满满的正能量影响学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让学生们受益终生。
恩师虽已驾鹤西去,但她的音容笑貌以及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留人间,那一代为共和国教育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将永载共和国教育史册。在教师节暨中秋节到来之际,撰写此文,谨向培育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