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知产纠纷,护航企业发展
□本报记者 李宛遥
本报通讯员 李紫萌
青岛某集团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家涉足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综合性企业,其商标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近期,该集团收到厦门某服饰公司的律师函,要求其停止涉嫌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西海岸新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山东倡通律师事务所从该公司得知情况后,发挥专业职能,主动服务耐心调解,同时以讲座形式帮助企业强化知识产权合规工作管理意识,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与企业负责人对接沟通后了解到,涉及纠纷图片是多年前厦门某服饰公司的一个配文插图,彼时图片未申请版权,原始出处备注“欢迎转载”。几年后,该服饰公司对上述图片申请版权,随即对图片使用痕迹截图保存并提出异议。经分析,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与对方和解,通过专业调研数据分析,金额在5000元至8000元;二是从侵权事实、因果关系、使用后影响力、有无获利情况等方面准备应诉。经过综合考量,惠企法律服务团队认为和解方案可行性较强。
在建议企业与权利人积极协商解决的同时,惠企服务团队指导企业积极收集证据,做好抗辩准备。一方面,核实权属来源,查实版权申请时间及作品涉诉统计;另一方面,主动与权利人进行沟通,诚心表示企业愿意支付合理费用来与权利人达成和解。对于权利人更高金额的要求,惠企法律服务团队指导企业通过出示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抗辩,比如企业在自有公众号使用图片远早于版权注册时间且阅读量极小、无盈利等,证明企业无侵权主观意图,无获利客观事实,亦未对权利人造成不利影响或损失。最终权利人接受了企业提出的和解方案,此纠纷得以彻底解决。
帮助企业化解该纠纷后,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以讲座形式帮助企业强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意识,指明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关键点,同时透过典型案例剖析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特点,并提出防范建议。惠企法律服务团队还指导企业设立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体系,对已发布信息中非自有版权图片等进行排查,做好风险防控。
如今,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保护和发挥知识产权价值,如何更好地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惠企法律服务不仅帮助企业圆满化解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工作人员特别是自媒体部门员工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水平和风险规避能力,有效避免企业陷入更多知识产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