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街以来,珠海街道牌坊街夜市人气持续火热,释放夜间消费活力
“夜珠海”亮起来 “夜经济”燃起来

开街以来,牌坊街夜市人气持续火热。□记者董梅雪摄
□本报记者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丁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珠海街道牌坊街人头攒动,精彩丰富的表演、琳琅满目的小吃吸引着大批市民游客在此消夏纳凉、大快朵颐。
7月底,牌坊街夜市迎来开街“满月”。据统计,6月28日至7月29日,该夜市总人流量34.18万人次,总销售金额257.66万元,为助力新区夜经济蓬勃发展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
借势啤酒节
燃旺烟火气
作为城市经济的细胞,“小摊位”对应的是“大民生”。而容纳了众多小摊位的牌坊街夜市,在升腾起浓浓烟火气的同时,也拉动了多种业态发展,点燃了夏夜消费新热潮。
烤鱿鱼鲜辣多汁、大面筋香气扑鼻、烟囱面包焦脆柔软、提拉米苏入口即化……在夏夜的牌坊街夜市,边品尝美味的小吃,边观看激情澎湃的音乐演出,那感觉,倍儿爽!
随着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牌坊街夜市许多经营业户也随之调整销售思路,在摊位的显著位置摆放起啤酒。三五好友相约,谈天说地、开怀畅饮,独属夏日的激情在空气中弥漫。“不用去金沙滩啤酒城,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啤酒节的热烈氛围。”畅饮的居民们开心地说。
“不知不觉开摊满月了。这一个月生意不错,回头客挺多,赚了人气也赚了口碑。”一个商家对记者说道。
打造文旅新场景
打开消费新空间
浓郁的烟火气,深藏着群众对“8小时”之外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为此,珠海街道以城市更新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辖区基础设施,进一步释放夜间消费潜力,打开消费新空间,迸发城市新活力。
作为珠海街道倾力打造的“老城新韵”民生民意工程,牌坊街街区建筑突出中国传统特色,打造青岛市首个沉“风雅宋”浸式古风街区。夜幕降临,整条街道如梦如幻。漫步在古朴的街巷里,一边惬意地打卡民俗文化,一边体验人间烟火,“文旅+”的消费场景随处可见。
“我的汉服派上用场了,这里晚上超级‘出片’。”一名外地游客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跟孩子在夜市逛逛吃吃,再去看一场音乐演出消消食,整个晚上特别充实。现在走在这条街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到处都是慢慢升腾的‘人气儿’。”一位家住牌坊街的市民说。
坚持建管并重
营造文明环境
为了在活跃夜间经济和维护市容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珠海街道坚持“规范而不失管,利商而不扰民”原则,在服务商户经营的同时,也保障附近居民生活便利舒适。
“一方面要让市民游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玩得开心,另一方面也要让附近住户住得舒心。”牌坊街社区党委书记刘刚表示,为最大限度保障周边住户的利益,牌坊街社区完善协商议事机制,定期组织街道职能部门、项目运营方、居民代表进行座谈,集思广益解决噪音扰民、油烟扰民、乱摆乱放等问题50余件次。同时,珠海街道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周一由街道分管领导召开例会,对商业街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规范夜间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已发现问题13件,均已整改完成。此外,珠海街道通过加强宣传,不断增强商户、摊贩的自治、自律意识,全力打造文明、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下一步,珠海街道将聚焦群众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守好烟火气,打造更高质量的夜经济品牌,让“夜珠海”亮起来、“夜商圈”火起来、“夜人气”聚起来、“夜活力”提起来,让夜经济成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