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海青茶斩获2024年“青岛白茶茶王赛”多项大奖

好山好水育好茶,海青茶香飘四方


  海青茶农在茶垄间采摘茶叶。
  近日,由青岛市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24年“青岛白茶茶王赛”比赛结果出炉,海青茶斩获金奖、银奖等多个奖项。其中,青岛龙燊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金风玉露”荣获金奖;青岛月明海上茶叶有限公司的“蓓尔三六”、青岛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九州龙和泰牌小院白”摘得银奖。
  据悉,本次大赛是青岛市首次举行的白茶赛事,报名企业80余家,参赛茶样120余个,经筛选,符合参赛标准的茶样共70余个。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铜奖二十名、银奖十名、金奖九名、茶王两名。
  绿色生态引领
  打造有机无公害茶园
  据青岛龙燊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艳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茶园建设、茶叶生产、销售及茶文化传播、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公司,拥有无公害茶园220亩。公司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理念,采用物理防治方式确保茶叶远离农药残留,真正实现了有机无公害生产。
  “‘金风玉露’选用公司无公害园区的一芽一叶或两叶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精制而成,全程不揉不炒,自然成形,保留了茶叶最本真的风味。”徐艳表示,“此次摘得金奖,坚定了我们坚持走绿色无公害有机道路的信心。”
  强化科技赋能
  产学研结合激活新动力
  “我们这款‘小院白’是科技小院新的研发品种,成品干茶白色银毫,汤色黄亮,滋味鲜醇而甘甜,花香浓,叶底内匀。”青岛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俊龙说道。
  据悉,青岛海青茶科技小院依托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科协、山东省农技协等共建单位专家资源优势,以青岛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为平台载体,引进专家11人,入驻研究生3人,开展优质茶树品种培育利用、配套栽培及加工技术创新应用,以茶文化为底蕴、以科技为核心、以创新为方向,持续探索开发符合海青特色的优质专属品种。
  塑强品牌优势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月明海上茶业有限公司的“蓓尔三六”选用海青茶区原料,干茶色泽翠绿,幽兰香,条索自然紧结,呈兰花形;汤色清亮,入口泉水般甘甜,气韵悠长。“发展特色茶品牌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海青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好山好水自然能够孕育出好茶。”企业创始人孙嘉翼说。
  早在2018年,青岛月明海上茶业有限公司就发布实施以“东方紫婵”为核心产品的品牌战略规划,迈出向品牌进军的坚实一步,陆续推出东方紫婵、金火杜鹃、绿洲翠芽等优良茶品。其中,“北茶36”为青岛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东方紫婵”为江北茶区唯一具有紫芽、紫叶、紫茎特点的富花青素茶树品种。
  近年来,海青镇积极推广符合自身特色的优质专属茶叶品种,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谋划实施“一核两轴三区”的产镇融合功能格局。通过茶旅融合、深度挖掘茶文化,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市场,不断塑强海青茶品牌优势。
  目前,海青镇全域共有茶园3.5万亩,是江北地区茶园面积最大的乡镇;茶叶种植村57个,茶企200余家,全镇有一半人口从事茶行业,年生产干茶260余万斤,产值3.73亿元,品牌价值8.83亿元。培育研发出了12大系列30余个品种,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抹茶及茶衍生品等系列产品。
  下一步,海青镇将持续以“茶”为媒,赋能乡村振兴,挖掘本地茶企特色优势,不断提升海青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多维度、深层次推动茶产业延链提质增值,推动全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肖榕泽 徐娅男)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