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察“颜”观“色”,守护绿水青山

山科大科研团队利用遥感技术助力生态保护

  □本报记者 丁一
  本报通讯员 任波 范琪

  近日,山东省春秋季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系统利用VIIRS星监测到一处秸秆焚烧疑似火点。监测员张文华立即发送火点快报,信息详情几分钟上报至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这个场景就是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孙林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之一。
  “通俗地说,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图像信息。不同的图像数据在普通人看来可能只是一张灰色或彩色的图片,但我们看来这可能代表一个个着火点、一片片污染源。”孙林这样向记者介绍他的研究内容。
  “在浩瀚的太空有很多人造的‘眼睛’正时刻注视着地球和人类的活动。它们察‘颜’观‘色’,见证地球的‘喜怒哀乐’,它们便是遥感卫星。”孙林团队的一名研究生告诉记者,团队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把这些遥感卫星观察地球的数据下载下来,并进行分析。“我们希望利用遥感卫星帮助我们监管广袤的森林、草地和湿地,守护绿水青山;通过分析数据知道哪些地方在烧荒、哪里的湖泊被污染……而只有经过复杂的建模、分析,并经过多次反复的科学实验,找出其中的规律,才算迈出从遥感到应用的第一步。”
  如今,在利用卫星数据发现火点信息后,孙林团队成员张文华随即联系火点就近的野外核实调查员,开展核查工作。2小时后,经核实该处确为焚烧火点,过火面积约50亩。10分钟内监测上报,3小时内野外核查确认。孙林带领团队打造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范围内高时效性、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化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系统,成功实现全省范围内秸秆焚烧火点监测。
  承接国家气象局项目,用科技为“风雨雷电”把脉画像;承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项目,用卫星数据守护绿水青山;承接青岛市即墨区、青岛市水文局黄岛分局项目,用技术服务家乡一方水土……孙林教授团队的一项项科研成果越来越接地气,转换到了人们生活中去。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