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教授远程连线 讲述红色著作故事
□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刘积舜 王宇鹏 报道
本报讯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青年学生与远在北京的该校文史学家余世诚教授进行了一场视频连线。85岁高龄的余世诚讲述了我国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血与火中保存、传播的故事。
据了解,济南早期共产党员张葆臣在党内负责发行党刊,成为这本书的最早收藏者。随后他转送给在济南从事革命活动的刘雨辉。其后15年,这本书经手数位革命者和党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禁书”多次转移保存在灶头、粮囤、墙壁雀眼里……1941年1月18日晚,千余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刘集村,制造了“刘集惨案”。彼时,《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名保存者刘世厚本已逃出村庄,看到身后的村庄变成一片火海,他担心宝书被烧,冒险回家将其救出。
“老一辈革命者为了保存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著作,不怕流血牺牲,用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余世诚说。
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让青年学生尝到了“真理的味道”。“和余教授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与热爱的力量。”青年学生韩月阳说,“我们会努力将这份信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