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探索职业卫生监管新模式,保障劳动者权益

分级分类监管,撑起健康“保护伞”

  □记者 陈蔚 报道
  本报讯 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职业卫生监管新模式,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增设职业卫生监督科,负责协调各中队开展职业卫生监督工作。
  执法大队创新监管模式,推进职业卫生分类分级工作。根据用人单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及风险评估,建立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及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将用人单位分为“甲类”(高风险)、“乙类”(中风险)、“丙类”(低风险),实行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差异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重点控制严重职业病危害企业,提高监管效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执法大队以训促管,组织开展用人单位负责人及卫生管理员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带动培训考核、普法宣传、责任承诺、自查评估整改、建档建制等工作,形成“培训—普法—承诺—自查、评估、整改—项目申报—建档建制—分类分级—重点监管”链条式运行。
  执法大队针对重点行业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专项检查活动;对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专项检查,规范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开展每年对100家企业主动检测工作,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宣传手册、海报、横幅、公众号等形式,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同时积极走进企业、高校、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对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杨帆说。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