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学百年党史,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 李琨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好党史是引导广大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重要途径。青年党员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学深悟透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增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放飞青春梦想,在知行合一中坚定初心使命、书写人生华章。
  学习党史,在咀嚼苦难中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壮大,一路走来历经磨难、饱经风霜、越挫越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党员人数从近6万人减少到1万多人,我们党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美国等国家采取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我们党进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捍卫了国家主权,发展了国民经济。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们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回顾党的历史,磨难、困苦和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青年党员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山河破碎、烽火硝烟,也没有经历过新中国创业的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甚至没有见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春潮涌动、波澜壮阔,但通过学习党史,可以了解我们党、我们国家曾经的苦难辉煌、沧桑巨变,从中汲取干事创业、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青年党员学习党史,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保持“党员姓党”本色,坚守为民服务初心,遇困难迎难而上,遇挫折越挫越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学习党史,在缅怀先辈中树立人生榜样
  在百年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在这幅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就义的夏明翰,有面对日军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牺牲的赵一曼,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邓稼先,有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的黄文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
  革命先辈和英模人物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青年党员学习党史,要在缅怀先烈、感怀先进中树立学习目标、校准人生航向,以英模人物为榜样,向楷模看齐,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党史,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这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对青年干部的殷切期望。
  青年党员学习党史,要坚持学懂弄通、学思践悟,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上下功夫,做到深学真学、融会贯通,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融入办好民生实事的工作实践中,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党史,在厚积薄发中继续砥砺前行
  青年时代是为一生积蓄力量的最佳时期,一生中有多少收获,取决于年轻时有几分耕耘。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出《共产党宣言》时分别是30岁和28岁;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是29岁;毛泽东17岁走出韶山时,就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诗篇;周恩来13岁便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
  青年党员要汲取党史营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莫要急于求成、眼高手低,要稳住心神、耐住寂寞,修炼定力、苦练真功,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各项工作,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
  党史如同精神宝藏,深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智慧。青年党员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负韶华,倾情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蓬勃的青春力量!(作者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讲师)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