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昨日“入伏”,今年“三伏”持续40天

伏期警惕高温还要防范强降雨

  7月11日,“三伏”大幕正式开启。入伏后,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专家提醒,“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天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我国古代以“干支”法记录年、月、日,即用“十天干”配“十二地支”,所以,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
  依传统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头伏,第四个“庚日”起进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进入末伏,合称“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什么情况下中伏是10天或是20天?罗澍伟解释说,这与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有关。测算发现,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的5天之后,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只能有4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只有10天时间;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的5天之内,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便会出现5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要有20天的时间,民间俗称“俩中伏”。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来说,7月11日至20日为头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19日为末伏,前后长达40天。

  今年和往年相比有何特点?
  国家气候中心针对今年盛夏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的会商显示,盛夏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新疆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将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共同作用影响,今年伏期我国受高温影响的区域更为显著。”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说,“近期,伴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第二次北跳,梅雨结束,受副高控制的黄淮、江淮、江南等区域将出现高温天气。”
  与伏天同时“上场”的还有强降雨。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1日至13日,黄淮北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津北部、河北中南部沿山一带和东北部、山西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沿太行山东麓局地有特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华北雨季的平均时段为7月18日至8月18日,本次强降水过程相对于华北雨季的平均开始时间稍微偏早一些。预计本次降水过程后,华北雨季将正式开启。
  “预计今年东亚夏季风偏强,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陈丽娟说,进入主汛期以来,东北、华北大部、江淮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西北大部、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少,局部地区出现气象干旱。
  “随着盛夏台风活动加强,华东沿海、华南南部等地降水将有所增多。”陈丽娟表示,预计盛夏时段,我国将呈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布局,以北方雨带为主。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盛夏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陕西北部、黑龙江等地降水偏多2至5成;新疆东北部和江南南部降水明显偏少的可能性较大。

  伏期需要注意什么?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隐伏避盛暑’,公众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老、弱、病、幼等体质较弱人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若外出,一定要采取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并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
  另外,专家提示,伏天既要防高温中暑,更要科学防“寒”。切忌贪凉洗冷水澡、长时间吹空调等;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少寒凉,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同时,汛期降水增多,公众应密切关注当地临近天气预报,降低强对流天气等对人身安全、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据新华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