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住进空调房,蘑菇长得欢

大村镇采用工厂化平菇栽培,打破季节限制,产能达到传统大棚的60倍


  工作人员查看蘑菇长势。
  □文/图 本报记者 梁玉鹏

  外形像加工工厂,里面却雾气蒙蒙;在“工厂”内部,一个个菌包就像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有序地摆放在一排排架子之上,而菌包之内正慢慢钻出一簇簇新鲜的蘑菇……9月29日,记者来到大村镇平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见到了这种新颖的蘑菇种植模式。据了解,该基地今年正式投入生产,设有25个平菇种植车间,每天的产能在7000斤至10000斤不等。凭借着智能控制系统,基地实现了一年四季都能出菇的良性生产状态,为大村镇食用菌产业布局再落重要一子。

  平菇住进空调房
  一年四季皆丰收

  对于蘑菇的栽培来说,室内温度和氧气含量是它们生长的关键。“要保证食用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给食用菌提供良好的条件。”基地负责人王春明介绍说,工厂化生产的优势,在于通过技术研发,解决在夏天高温天气时,平菇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大通风与保持低温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同的食用菌对生长的温度要求不一样,而同一种食用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平菇在培养阶段温度一般在21℃至23℃,而出菇阶段一般控制在15℃至18℃。”
  与此同时,平菇在生长后期需要大量通风,生长一小时往往需要通风40分钟以上,以达到其供氧要求。然而,夏季的天气条件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而一般制冷设备耗能大、成本高,因此很难解决“大通风+低室温”的平菇生长环境要求。大村镇采用工厂化平菇栽培,在实际生产中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设计研发专门为平菇生长打造的空调房,在大幅度提高产能的同时,实现节能80%。王春明说,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现在的产能是传统大棚种植的60倍。与此同时,工厂化生产还打破了季节的限制,真正实现了一年四季皆可丰收。

  拉长蘑菇产业链
  产品销往省内外

  “目前食用菌人工栽培有传统露天种植、棚式种植和工厂化种植等模式,我们镇的工厂化栽培在国内领先。”王春明介绍,一般40天左右的时间,蘑菇就可生长完成。走进蘑菇房,可以明显感觉到里边冷气十足。在蘑菇房外,光照指示、加湿指示、排风指示等多个指示灯,在控制面板上以不同色彩点亮,“我们的工人只需要通过这些开关就能调整蘑菇房里的温度和湿度,为平菇的生长提供最优质的环境。”王春明说。
  蘑菇栽培传统意义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一二百亩产地需要上百人参与劳作,而在大村镇的工厂化平菇生产基地里,平日只需五六个工作人员。此外,蘑菇栽培也带动产业链发展,从菌包制作到原料回收等环节,都需要工人参与其中,继而带动劳动力就业。一年四季产量高、品质稳定可靠,让大村镇工厂化生产的平菇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销售半径辐射到了周边300公里的范围,济南、日照、连云港等地的进货商都从这里采购。

  带动就业促增收
  蘑菇铺就致富路

  平菇就是人们日常饮食当中最常见的那种蘑菇,而人们食用的各种蘑菇也叫食用菌。大村镇有着深厚的食用菌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大村镇农民就开始自发种植蘑菇,自1983年开始引进产业化食用菌。2004年以来,食用菌产业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大村镇政府在全镇掀起了发展食用菌的热潮,通过以科促农、以科兴农等举措全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如今,“蘑菇之乡”已经成为大村镇的一张名片,通过多年努力,该镇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珍稀食用菌第一镇”的荣誉和称号。目前镇上引进培育了7家龙头食用菌企业,共占地1200余亩,建设食用菌种植棚1800余个,全镇年菌棒保有量800至1200万棒、年产菌菇3000余吨,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带动劳动力就业1800余人,实现了产业由单一种植到规模产业化的量变,进而在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中不断突破与前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