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六汪镇被命名为第一批青岛市“法治镇街”

“五治融合”树起法治建设标杆


  六汪镇举办《民法典》进社区宣讲培训现场会。(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日前,青岛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第一批青岛市“法治镇街”命名的决定》,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成功入选,被命名为第一批青岛市“法治镇街”。
  乡村振兴需要有力的法律服务保驾护航。近年来,六汪镇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破解治理难题,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以党建为统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乡村振兴充满活力。
  //筑法治之基//
  建立规范化法治体系
  记者从六汪镇了解到,为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该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2021年,六汪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4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事项12项,建立健全3项制度,实现组织明确、权责清晰,全镇合力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六汪镇通过建立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制度,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镇对村综合考核,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压实工作责任。在涉及镇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坚持由村庄提出议案,分管负责人先期审查,最后提交镇重大事项审批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保证了事项的合理合法性。该镇始终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编制了《六汪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将政务公开贯穿于政务活动全过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阳光政务,依法行政。
  //行法治之力//
  构建多元化治理模式
  六汪镇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服务平台,推广施行全新治理模式。在线上,该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通过打造律师云会见厅,定期推送普法短视频、经典案例、普法小知识,并且通过律师在线解答咨询等途径,围绕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支撑。
  在线下,六汪镇不断加强诉源治理,推进“家里说事,专家坐诊”建设。聘用1家律师事务所为镇级法律顾问单位,为75个网格村全部配备法律顾问,参与制定规范性文件、处置疑难问题等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主动前置法律审查关口,有效提升行政决策水平。每周二、四、六上午9点开放村民说事室,听取意见建议、调解矛盾纠纷,引导村民主动说事、议事、主事,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1年以来,法律顾问参与事务研究30余次,提出专业意见70余条,审查合同协议35项。
  //积法治之势//
  开创全民化法治阵地
  近日,六汪镇与光浩律师事务所合作打造的“乡村振兴法学苑”正式揭牌,标志着该镇将普法项目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相结合,统筹运用基层法治宣传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普法讲堂、农家书屋等,为群众搭建有效学法平台。
  六汪镇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思维,以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建设”。持续开展“送法进乡村”“送法进社区”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案例巡展、讲座培训等形式,开展宪法及相关法律宣传,着力规范村组织行为,推动依法治村,增强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和行为自觉。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活动9场、法治讲座2次、送法进村(社区)20余次,共2000多人次参与。
  与此同时,六汪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畅通法治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