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创新推出多元“医养康护”模式,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六大转变”

打造“长护险”西海岸样板


  医保工作人员入户宣传“长护险”。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张利利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多病共存的失能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令不少家庭手足无措,长期护理险的出现为这些家庭打开了一扇窗。作为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地区之一,西海岸新区创新打造了多元“医养康护”模式,实现了长期护理保险从职工到居民、从失能到失智、从服务到预防、从单一筹资到多元筹资、从解决医疗护理到保障生活照料、从城乡不均衡到城乡统一的“六大转变”,打造出“长护险”西海岸样板。

  抓好“三对接”,顶格推进“长护”城乡均等化

  围绕“从职工医保起步,逐步扩大到城乡居民,原则上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区医保局依托新执行《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优化筹资渠道、增加居民生活照料、提升待遇水平的制度优势,抓好信息、服务、政策“三对接”,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均等化进程,推动“城镇提质、农村扩面”,切实解决失能失智人员“照护难”问题。
  期间,该局主动联合残联、卫健、民政等部门,对全区失能失智人员和长护服务机构展开“双向”摸底调查。对失能失智人员做到“总体人数清、区域分布清、人员状况清、个人意愿清”,对长护服务机构做到“机构布局清、医护人员清、费用标准清、服务类别清”,对有照护服务需求的人员进行精准识别、推送,使其点对点选择心仪的长期护理服务机构。
  同时,发挥医保“支付杠杆”作用,引导照护服务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发展,构建起覆盖全区的护理服务网络。目前,新区长期护理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签约达107家,申请人可实现居住地“就近办”;树立“靠前”“主动”服务意识,将服务战线前移,护理机构受理失能失智人员评估申请以后,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主动上门为失能失智人员开展评估,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减去了失能失智人员的奔波之苦。
  此外,启动长护政策宣传系列行动,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普及长护知识、推介长护政策,先后发放宣传册5万余册,受众达20余万人次。截至目前,新区护理保险参保群众达155万人,7070名失能失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提供个性服务,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生活质量

  在开展长护险工作中,西海岸新区建立了医养康护相融合的“全人全责”护理服务模式,由一家护理机构全面负责为失能失智人员提供所需的维持性医疗、长期护理、生活照料等整合式个性化照护服务,注重服务的整合、质量的保障、效率的提升。
  例如,升级失能失智人员待遇,医疗包干费用较之前有所提高,增加参保居民生活照料待遇,给予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双重保障,实现了制度公平。其中,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据实按比例支付,参保职工报销比例90%,参保居民报销比例80%;生活照料费与个人照护需求评估等级挂钩,参保职工生活照料费每月最高支付1500元,参保居民生活照料费每月最高支付1050元,切实减轻失能失智家庭后顾之忧。另有数据显示,2021年新区护理保险资金支出6080万元,大大减轻了失能失智人员的经济负担。
  针对失能失智人员的多样化照护需求,新区设计了“3+1”护理服务模式,对于失能人员设置院护、家护、日间照护3种服务形式,对于重度失智人员实行“失智专区”管理。新区还根据需求为失能失智人员实施基本医疗、置管换药等25项医疗护理,提供饮食穿衣、助浴助便等17项生活照料,开展语言、行走等15项康复训练,创新增加辅具租赁服务,加强药物管理、心理疏导等3项基础服务。
  护理服务行业作为长护险制度的重要参与方,西海岸新区对其实施了全流程服务监管,即通过人脸识别、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对照护对象、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时间过程等进行全流程监管,保证服务质量,让照护对象更有尊严、生活更有质量。
  同时,新区坚持抓典型促发展,抓品牌促服务,扎实开展护理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例如,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红心服务队”,以辖区内失能人员为基础,争取乡镇财政作为补充,采取“医疗护理+居家服务+辅助器具”的方式,每周进村入户提供巡诊、插管消毒、健康指导等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村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让弱势群体有了“托底”保障,其模式入选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

  培育优质品牌,撬动康养产业新格局

  按照“政府搭台,机构唱戏”的工作思路,西海岸新区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康养产业扶持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护理机构良性发展,实现护理资源优化配置。
  为充分激发护理机构活力,新区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支付杠杆”作用,引导照护服务资源向新区发展,坚持公办民营、本地外地一视同仁的发展原则,既吸引大型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又深入挖掘城市社区嵌入式小微民营护理机构提供就近服务。同时,在民营机构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着重发挥像灵山卫中心卫生院这样的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的“网底”作用。此外,发展“两院一体”模式,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与敬老院、养老院整合服务资源,提供长护一体化服务,促进医养康护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新区的107家长期护理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中,公办机构有25家,民营机构有82家,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签约开展了“两院一体”服务模式。
  此外,按照“培育优质,淘汰劣质”思路,新区加大长护稽查监管力度,督促定点护理机构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建立照护服务质量评鉴星级评价机制,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化评鉴。2021年,新区14家护理机构参与评鉴,其中中康颐养、九龙益康获评A级护理机构。
  下一步,区医保局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照护水平,引导培育更多机构投身医养康护事业,为试点工作提供更多生动的改革样本,为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医保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