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激荡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强音

——写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之际

  □本报记者 李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千年时光沉淀着一代又一代的智慧,编织和书写着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
  四月,春色醉人。黄海之滨的西海岸新区,敞开怀抱笑迎天下宾朋。
  今天,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新区开幕。这是民间文艺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化盛会,不同地域的文明互鉴,不同文化的交相辉映,新区将以多彩的艺术交流,让人体味心灵的互动,感悟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精髓。
  一方水土,一方风情。作为东道主,新区的民间艺术渗透在衣食住行娱之中,不断为人们心中的山水上色。节庆为媒,新区民间艺术何以历久弥新?又将如何呈现出多元性和蓬勃的生命力?盛会开幕之际,记者步履西海岸寻找答案。

  探寻新传承

  在区美术馆一间创作室,记者见到了正专注创作的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南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田胜。“这幅作品以民风民俗为题,以时间为轴,取阳春六节气入画,历时四个月日夜赶工完成。”田胜指着一幅名为《二十四节气——阳春六节》的作品,向记者介绍说。
  在新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胶南年画作为最具地域特色的艺术之花,不断蓬勃发展。新区独特的地貌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醇厚的风土人情也为胶南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而今,在美术馆里,类似极富时代性的年画作品并不少见,作品内容不再单纯展现传统的农民生活,而是融入了更多城镇化内容,以及小康生活的新图景。“我们的年画立足本土、沿袭传统、注重创新,涌现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反映新区新貌的作品,为传统年画艺术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成功范例。”田胜说。
  2020年,在“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中,13幅作品获奖、入选;2021年,新区凭借“胶南年画”获评“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2年,《生活如歌》等11件年画作品入选大美民间——2022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近年来,新区“胶南年画”作品频频露脸国家级展览,并屡获大奖。
  无独有偶。在我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有一株散发着浓郁泥土芳香的“小花”,它就是深得山东半岛地区人们喜爱的地方戏——茂腔。
  提起王本宏,茂腔圈中几乎无人不知。他是国家二级演员,青岛市级茂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茂腔表演的道路上走过了40余年,至今仍活跃在创演一线。“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茂腔的过去,珍惜茂腔的现在,更多年轻人关注茂腔和传统文化,真正实现茂腔传承。”王本宏说。
  茂腔儿童剧《浪花朵朵》,入选“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全省优秀展演剧目;茂腔微电影《错水河畔》获评第十五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社会单元故事片优秀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的“黄岛茂腔”正愈发璀璨夺目。
  新时代,新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突破口,大力弘扬传承民间艺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今,新区已经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2022年10月,新区共有8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11项,区级项目65项。

  激扬新活力

  所有向上生长的繁华,都源自向下扎根的力量。
  近年来,新区用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重构乡村美好生活,丰厚的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品牌项目,把乡村的历史、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特色”做成“景色”,将“景色”演变为“特色”,形成了“看得到文化、留得住乡愁、引得进人才、带得动致富”的良性循环。
  一根根麦秆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的处理并加以艺术创作,最终呈现出精美传神的作品。在泊里镇市民文化中心的青岛秦汉麦草画展馆,泊里麦草画第四代传承人许加梓正用一根根小小的麦秆,烙烫出独特的时代印记。“这幅《清明上河图》用时一年零两个月完成。”在展馆里,一幅长24米,宽1.3米的作品被展示在大厅最显眼的位置上。
  “我们在镇里的统一安排下,每年定期培训村民300人左右,村民完成培训后在自家炕头上就可以制作,一天挣个百八十元没问题。”许加梓告诉记者,近年来,泊里镇通过“合作社+协会+公司+农户”的模式,让更多村民参与麦草画制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希望泊里麦草画能成为家家户户的收藏品。”
  同样在泊里镇,还有一种与百姓起居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它用天然的原材料、精湛的手工技艺,编织出这一方水土上的生活艺术结晶,它就是泊里红席。
  编红席的工序复杂,先把浸泡过的高粱秸秆劈成半公分左右宽的篾子,再用刀把篾子里面的瓤刮净、刮平,直至平滑、光亮,白色的篾子还要用硫黄熏,最后按照一定规律挑上压下,构成花纹,编制成席。“编红席需要在阴湿、避光、不透风的地窖进行,这样做出来的红席才结实、有光泽。”泊里镇张家庄村村民肖长全告诉记者,一领普通规格的红席,从起头到编成,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融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新区让民间艺术进一步活起来、火起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指随剪转、心随纸动、一剪生花,新区剪纸以辛安街道、琅琊镇等镇街为代表,花样繁多、各臻其妙;钩针翻转、变化万千,将粗狂与细腻相结合,藏南钩编集传统美与现代美于一体,色彩鲜艳、风格各异;长不盈寸、栩栩如生,大珠山之西,山家村村民以新区独有的山海生活为场景,用“知了皮”制成小猴,或渔或猎、或文或武,故称“珠山知了猴”,造型夸张、活泼生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文化生态中,新区把握民间艺术发展规律,在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和提炼的基础上,持续进行转化创新。此外,充分发挥民间艺术资源跨界融合的优势,将其融入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打造艺术经济新增长极。

  开拓新天地

  对于土生土长的西海岸人而言,在海边捡拾海螺、海贝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巧手的匠人将螺壳与贝壳磨制成花鸟、文字、人物等薄片镶嵌到器物表面做装饰,这种手工艺被称为“螺钿工艺”。在新区,就有这么一家“螺钿艺术工厂”——锦贝传说。
  “这是用螺钿工艺做的西海岸看盘,它们以珊瑚贝桥等地标建筑为设计原型,精选天然贝壳制成。”在锦贝传说负责人路珺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精美的螺钿艺术品,“由于工艺复杂,螺钿以前多为达官贵人所用。如今,我们希望更多人能见识它的魅力。”
  除了制作与本土有关的文创,锦贝传说还开发了不少螺钿衍生品。从家居摆件到书签、杯子等日用品,再到首饰、美妆等时尚用品,不胜枚举。“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和尝试,让螺钿随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与当下人们喜欢的元素、与时尚产生更多碰撞。”路珺说。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壶好酒,牵出绵延千年的酿酒工艺,琅琊酿酒工艺是中国独特固态发酵法蒸馏酒的现实继承,是千年酒文化与劳动人民智慧的完美结合。
  琅琊酿酒工艺以高粱、小麦等粮食为主要原料,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黄泥老窖池为发酵容器,固态发酵、分层蒸馏、分段摘酒、分级贮存。在继承传统的“老五甑”酿酒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微生物技术,选育有益海洋微生物菌种,用于窖泥的培养和酒曲的制作中。传承至今,琅琊酿酒工艺不断传承、创新,发展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海洋生态白酒。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有文化的地方就有新机遇。近年来,新区坚持以保护促传承,通过构建立体保护模式、持续开展政策扶持、引导加大“两创”方针实践等,多措并举引导手造技艺实现活化再生。其中,对好的手造项目进行政策扶持,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开展“西有物”文旅优品征集评选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手造技艺;深度挖掘琅琊祭海等民俗节庆活动蕴含的时代价值……
  未来,新区将积极探索新模式、拓宽新通道,通过引导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民间艺术成为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得益彰的文化名片,源源不断地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根植于乡野沃土的民间文化艺术,凝结着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蕴含着世代延续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珍贵财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当新区拥抱世界,当艺术孕育交融,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给我们带来无限期盼。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