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荣获两项智慧园区全国荣誉

创建全国一流数智自贸区

  □本报记者 刘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青岛自贸片区充分意识到数字要素对产业赋能、改革创新的重要性,高起点、高标准锚定数智化建设目标,全面启动“数智自贸”建设。
  8月24日至25日,“标准新征程 产业共发展”智慧园区建设发展论坛暨2023年度智慧园区专题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在青岛自贸片区举行。会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智慧园区”颁发“2022年智慧园区优秀案例”奖,授予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智慧园区标准实践平台”并进行揭牌。“双重认可”充分展示了青岛自贸片区在园区标准化和数智化建设领域的典型示范及引领作用。
  日均接入业务数据17.5万条
  作为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数智化建设的典型成果,智慧园区项目重点围绕企业服务、政务治理、产业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核心需求,在“机制体制再造、技术融合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三大层面主动创新,致力于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全国一流数智自贸区。
  据悉,智慧园区以城市大脑公司自研产品CIMOS城市操作系统作为核心能力支撑、“1核+4翼”为功能架构、“AI算法分析能力”为核心,结合“应用服务集成能力”“时空引擎支撑能力”“大数据整合能力”和“物联设备管控能力”,为片区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提供一体化中台能力支撑。
  基于此,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围绕数字贸易、综合海事、经济运行、企业服务、一网通办、招引建设、安全防范、协同办公、数字基建等业务场景,上线运行30多项数智化系统,初步构建园区数智化服务体系。
  在数据要素资源聚集方面,重点梳理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产业赋能、精准治理等14个专题业务数据,以大数据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8月,已汇集形成30大类、701大项、超过7900个字段的数据目录字典,平台已累积近4.6亿条业务数据、日均接入17.5万条。
  夯实智慧园区标准化基础
  智慧园区要做到“谋远行健”,标准化是基础。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先后编制数智化发展顶层规划,首创“数智委员会+首席数智官+数智专员”制度体系,设计和建设了数字仓库、数字安防等10余个数智化项目,探索制定和发布了青岛自贸片区数智化项目建设运营导则,努力提升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水平。
  其中,数智化项目建设运营导则共有顶层设计标准、AI城市大脑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标准等9章21篇标准化文件。通过逐步构建数智化建设标准体系,为青岛自贸片区“规建管”阶段各项工作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促进智能业务场景从基础数据到应用系统建设的全面整合与协同。
  今年4月,山东省大数据局正式发布公告,青岛自贸片区主导编制的《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规范》正式公布,为大宗商品数字仓库的数字监管、智慧安防、闸口管理、货物管理等方面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照,对构建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融合发展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产业数字化基础标准及复制推广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大宗商品数字仓库建设推广提供了流程化、便捷化、规范化标准。
  下一步工作中,青岛自贸片区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做深做实,以科学创新为引领,塑造数字赋能新优势;以一体化数智服务为支撑,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