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时期的胶西张仓榷场
金大定二十九年地图标注张仓镇。(《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54-55)
在宋、辽、金、元时期,各政权在边境同邻国开设的互市贸易场所,历史上称为“榷场”。“榷”,意为“专卖”“专利”,即官府专卖,普通百姓不得私自经营。因榷场由国家垄断,故亦称“官市”。今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的张仓就是宋金时期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榷场——密州胶西榷场所在地。它见证了西海岸海陆贸易繁荣的历史往事,在中华民族海上文明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壹
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张仓成为贸易要地
密州,始设于隋开皇五年(585年),治东武,即今诸城。自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至宋金时期,今西海岸地方一直隶属古密州。
南宋时期,山东处在金朝的统治之下。宋金绍兴合议之后,宋金双方开始了以榷场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交换活动,在西起秦州、东到淮水的分界线上陆续设置了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榷场。其中,处于山东半岛的密州胶西榷场虽远离边境,却是两朝唯一的沿海地区货物交流市场,在推动两朝的经济复苏与交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密州胶西榷场具体位置据考证,在胶西张仓镇,即今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张仓一带。
宋金对峙时期,包括今天的西海岸新区、胶州等地的山东东南沿海为金统治不稳定地区。为此,金在诸城、胶西设立6个军政重镇。《金史·地理志》记载:“诸城,剧,有琅琊山、潍水、荆水、庐水,镇三,普庆、信阳、草桥。胶西,镇三,张仓、梁乡、陈村。”其中,信阳(今属泊里镇)、草桥(今属泊里镇)、张仓(今张仓)、梁乡(今古镇口)四镇位于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境内。
张仓镇濒临风河,背靠铁橛山,处在密州商贸重地板桥镇(今胶州市区所在地)通南部沿海的梁乡、信阳、草桥等城镇的交通孔道上,为战略要地。那么,张仓缘何成为宋金海运贸易和双方互市的重要场所?
一是密州板桥镇市舶司的历史传统。密州板桥镇位于胶州湾西北岸,《齐乘》载,“控东南海道,风飘信宿可至吴楚”“三日可抵明州”。在唐代海运贸易已有一定的发展,高丽和日本的商人、僧侣、使臣常由此到中国,但当时其规模不及登州、莱州。
宋朝建立后,辽、金、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南下骚扰,宋廷被迫将渤海湾沿岸的登、莱海口封闭,禁止商贾自海道入登、莱贸易。随着登、莱二港的关闭,板桥镇成为山东半岛唯一对外口岸和南北货物贸易的中转站。这里百货辐辏,各地客商过往日众,是当时两广、福建、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商品的集散地。由于板桥镇商业贸易繁盛,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密州知州范锷上书要在板桥镇设立市舶司。他表示:“板桥濒海,东则二广、福建、淮浙,西则京东、河北、河东三路,商贾所聚、海舶之利专于富家大姓。宜即本州置市舶司。”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宋廷采纳范锷建议,在板桥镇设置市舶司,同年“以板桥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仍置市舶司,板桥镇成为当时继广州、杭州、明州、泉州之后的第五大市舶司。宋代的市舶机构类似近代的海关,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具保才能启动,否则“货物遭没收,人员被惩处”。外国商船到达我国港口后,必须立即向市舶机构报告,由其派员上船检查。北宋政府在板桥镇设市舶司以后,国家的税收大增。
板桥镇的繁荣程度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写到:“来自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般(搬)运见(现)钱、丝、绵、绫、绢,往来贸易,买卖极为繁盛。”至宋徽宗政和年间,板桥镇仍是“海舶麇至,多异国珍宝”。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商埠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板桥镇极大带动了港口海运的繁荣。金朝占领山东地区后,尽管板桥镇不复往日繁华,但此前海上贸易的历史积淀和港口、航道优势,为金朝开设密州胶西榷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二是古镇口港的海运优势。张仓在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北,从风河入海仅有不足十公里,作为宋金进行海上贸易的榷场拥有沿海港口地理优势。
古镇口港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南,位于大珠山和琅琊台之间,避东南风条件优越,适合大小船舶停航,历史上即是古代著名港口。隋唐时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山东半岛是新罗、日本进出中国的通关口岸,是对外交往中南北海上通道的重要节点。自朝鲜半岛北上,经辽东半岛、庙岛群岛南下,循海岸线过琅琊海域南下是五六世纪日韩与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航线。其时,密州大珠山驻马浦(即古镇口港)是该条航线重要的补给港口。唐开成元年(836年)日本著名僧人圆仁法师回国时,就曾在密州大珠山驻马浦港乘船至荣成赤山法华寺。
历史上,船舶进入胶州湾内的板桥镇,必须经过今青岛市南团岛与西海岸黄岛之间的淮子口。此口多暗礁,清《灵山卫志》对此有详细描述:“相接数十里,石礁林立,横据大洋,若桥梁然,尤为险阻。”中小型船舶必须趁满潮时进出,并且要有当地熟练船员引航方可,大型船舶则无法通过淮子口天险。古镇口港无胶州湾淮子口之凶险,适合大型船舶进出,为当时长江以北最大的深水港。古镇口陆地官道北通密州市官舶司110里,西北通密州城90里,正西经沂州达京师汴梁,自然地理优势十分突出。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密州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贸易口岸,密州城、板桥镇以及古镇口等处承担不同的职责分工:密州负责官方接待,板桥镇负责海关稽查及税收,古镇口则主要承接港口服务。考古工作者在古镇营田野调查中发现,古镇口一带地表分布大量东周至明清文物碎片,古镇口港的繁华海运可见一斑。
贰
设置榷场开展贸易
促进宋金经济交流
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开始真正统治密州。板桥港昔日繁盛的港口贸易开始逐渐萧条。
金朝占领密州后,宋廷为防止百姓通金,一开始明令限制各地商船往来山东。然而,一些民间的商贩行船贸易是无法绝对禁止的,各地一些胆大的商贩仍冒险进行贸易。基于方便经济交流、控制走私贸易、提供财政收入以及安边绥远等因素,宋金两朝进行边境贸易谈判,决定设置榷场。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金王朝在胶西设立榷场,负责宋金双方海上贸易,与南宋互通有无。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管理严格,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因此,榷场不同于一般的商铺、集市,而是专门进行对外贸易的市场。
从金朝南运的货物有皮革、皮毛、食盐、罗、绫、人参等土特产。南宋通过海道船运到胶西的主要是茶叶、纺织品、粮食、耕牛、书籍以及农器具等。双方成交后,南货由马驮陆路北运,北货则装船南运,胶西榷场成为宋金通过海道实现交流的唯一互市市场。
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榷场领辖于所在地区的监司及州军长吏,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榷场商税是官府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还有官牙人评定货色等级,兜揽承交,收取牙税。宋金榷场制度,小商人十人结保,每次携一半货物到对方榷场交易。大商人悉拘之,以待对方商贾前来。交易双方须由官牙人从中斡旋,不得直接接触。榷场贸易除了官府经营外,也允许民间参与。商人必须领取经营执照,并按规定纳税,交牙钱。宋金之间的互市贸易,促进了民间交往,达到了经济上的相互补充,双方互市所获的利益也是可观的。
由于是邻国互市,双方互存戒备,对榷场的管理也相当严格。对交易地点、时间、人员、货物、货量以及交易方法,都有规定和限制。如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磺之类的军用物资,一般都严禁出境。如认为可资邻国军用者,或某国禁品,则不仅不准交易,还要从重从严惩处交易者。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民间私自相互交易,即所谓“走私”活动十分活跃,但榷场贸易仍是隶属于不同政权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叁
榷场持续五十余年
丰富百姓物质生活
金朝末年,由于战争频繁,兵祸迭起,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张仓榷场时兴时衰,动辄废止。兴盛时,“以舟浮其货……自淮转海,达于胶西”“百货辐辏”;一旦战争来临,“舟货绝踪,顷刻萧衰”。
金正隆四年(1159年),完颜亮出于战争需要,停止胶西榷场交易,封锁胶州湾,断绝南北海上通贸。金主亮诏:“自来沿边州军,设置榷场,本务通商,便于民用。其间止因随处榷场数多,致有夹带违禁物货,图利交易,及不良之人私相往来,未为便利。可将密、寿、唐、蔡、邓等处榷场并行废罢,只留泗州榷场一处。”这是《金史》中关于胶西榷场关闭的明确记载。正隆六年(1161年),宋金发生胶西海战,宋将浙西副总管李宝率兵在今西海岸海域的陈家岛大破金兵,金军南侵企图严重受挫。金大定四年(1164年),宋、金重新修好,又恢复了张仓的榷场贸易。此后,每当战争来临榷场会停止,而战后又很快恢复,主要因为战后的金朝急需通过南北贸易来补充物资,而懦弱的宋朝不可能对金朝采取经济封锁。
根据《金史》《宋史》《元史》等史籍中有关胶西榷场兴废的记载,榷场设置18年后,即罢榷场;重新开放后又持续35年,直到1198年最后罢止。虽兴废无常,但延续半个多世纪的胶西张仓榷场,维护了宋金海上贸易的稳定发展,丰富了两朝人民的物质生活,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熠熠生辉的海上文明佳话。(节选自《青岛西海岸历史文化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