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离青女孩乘坐地铁6号线时被车站工作人员“抢走”行李,青岛地铁的“人情味”让她决定留青发展
暖心一“抢”,见证城与人的双向奔赴

▲女孩在社交平台发布地铁工作人员帮忙扛行李的照片。
□本报记者 董梅雪
“青岛地铁我要爱你一辈子了!”近日,一位大学毕业生在社交平台的“真情告白”引发网友热议。事情起因是这位异乡学子在青岛地铁6号线赵家庙站拖着沉重的行李艰难前行时,车站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抢走”行李扛在肩上,并联动换乘站王家港站工作人员完成“爱心接力”,整个过程无缝衔接。地铁员工这一充满温情的举动让女孩深受感动,本不打算在青岛就业的她,当即决定留在这里发展。这一故事被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微博同城热搜,而地铁工作人员那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更如春日暖阳般照进千万网友心间。
“真正的双向奔赴!”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的留言满是感动。有乘客分享:“每天都能看到地铁工作人员帮坐轮椅的乘客上下车,送老人出地铁口,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专门推着轮椅等有需要的乘客下车……”还有外地游客感慨:“原本是来旅游的,却被青岛地铁里的温暖留住了脚步。”
当青岛地铁工作人员用“抢行李”的主动、“爱心接力”的默契回应乘客需求时,乘客也用真诚的点赞与留恋,书写着对青岛地铁的赞美和对青岛这座城市的认可。
这一暖心举动的背后,离不开地铁站务人员与安保人员的通力合作,更得益于青岛地铁在班组建设带动下对“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初心使命的生动践行。青岛地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现场服务的薄弱环节,通过班组民主自治管理、实施差异化“二次分配”,以及定期开展服务技能培训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一线员工主动服务意识,让“服务无止境,关爱有真情”理念成为全员共识,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关怀。
在加速成网的十余年间,青岛地铁始终秉持“畅达幸福”品牌理念,织就城市幸福交通网络。温馨的母婴室、全程贯通的无障碍通道、清晰的导向标识,为乘客每一次出行提供方便……从全程陪伴“轮椅公主”李子萱顺利出行,到赤脚蹚水在暴雨中为乘客指引方向;从深夜给乘客送去遗失背包,到凌晨两点为跨年游客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这样暖心的故事不胜枚举。今年“五一”假期,青岛地铁更是增加休息凳数量,推出拾遗物品快递邮寄服务,配备无障碍折叠垫板,提供热水与便民行李车……通过一系列暖心服务,青岛地铁让高速运转的地铁线网始终带着“人情味”,编织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情脉络。
当毕业季的迷茫与地铁里的温暖相遇,“女孩毕业离开青岛坐地铁时决定留下”的热搜,无疑是对青岛地铁“人情味”的最有力诠释。或许对于那些即将离别的身影而言,青岛地铁早已不是归途中的驿站,而是让心驻足的理由。因为在这里,温暖从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城市与市民之间,永不褪色的双向奔赴。未来,青岛地铁将继续为乘客提供暖心服务,努力绘就幸福和谐的都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