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拖动滚动条浏览本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高考前最后一个周末,他们渴望“放松”

运动不要太剧烈,热身题别太难

6月7日,全国高考日。

本周末,是芸芸学子们在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周末,备考的学子们会选择如何度过?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高三学生,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放松放松”。据此,黄岛区第二中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世红老师建议,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尽量做到心里平静、安定;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不放弃“热手”,“内冷外热”来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身心松一松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适当的放松,有利于提高注意力。不过,家长不要强制考生去做什么,但也不要太迁就,凡事都有个度,毕竟是高考前,休闲的时间要控制好。

1、户外休闲

海边小路可骑行,森林公园很恬静

周末适逢端午,家长可以在清晨或傍晚带考生到离家较近的郊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到海边吹吹海风,听听海浪声,亦或是骑骑单车,这些都有助于缓解高考前的紧张情绪,能将精神状态调整到更佳。

唐岛湾公园有双人自行车和三人自行车出租,只要携带身份证件即可租用。一家人沿海边小路一起骑行,吹着海风,沐浴着阳光,相当惬意,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骑累了,随处都有树荫,可乘凉谈笑,不会过于疲劳。

小珠山的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遮天蔽日的林木,青青如缎的草坪,潺潺流水,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自然会给考生一份恬然清凉的心情。若还有闲情,逛逛其中的野生动物园,看看憨态可掬的小猴、黑熊,随之一笑,心情是不是好很多呢?

2、球类运动

清晨黄昏打打球,太过激烈不可取

在凉爽的清晨或者黄昏,喜爱球类运动的考生也可以在小区内空地上、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或者离家较近的学校等适当活动一下,打打球,出出汗,通过方式的转变,达到缓解紧张情绪的目的。不过,要注意的是,活动不要过于激烈,更不要选择对抗性强的运动,以免受伤影响考试。

3、看场电影

看场喜剧很欢乐,听听音乐心更静

如果嫌天热,那么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做过多户外活动。考生可以在家或者去影院看一场电影,当然,最好选择励志的、积极向上的或者喜剧类型的电影,避免观看恐怖片、警匪片之类会引起情绪较大波动的影片。也可以在家听听轻音乐、上上网,随自己的爱好来,心情会更加平静。

知识紧一紧

身心的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复习准备,这个周末依然要继续梳理巩固知识。开发区一中高三班主任孙公训老师建议,复习中,尽量不要再去接触完全陌生的领域,只要把已学的知识巩固好就够了。

1、扫描复习模拟题,总结答题的技巧

考前,考生的首要任务是梳理并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强化考纲标识的考点,熟悉各种典型题型的套路,明晰相应的解答方法。不妨将以前所做的专项训练题、综合测试题(最好是带有详细答案的)集中到一起,进行扫描式复习,即从头到尾翻看一遍,总结答题的方法技巧,反思出错的原因,结合复习笔记、对试题的感悟、注意事项和考试技巧,完善“考试秘诀”。

2、强记公式词汇,分类记忆考纲重点

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要多看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重要结论,对旧有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分类记忆,想办法减少考试中的遗忘和失误。

3、动手做题保“手感”,太难不宜做

考前要保持“手热”,就是说不能只复习、只看题,得动手做题,保持良好的考试状态。考生可以根据各科考试的时间段,适当做一点对应学科的“热身题”,不宜太难太多,题目的选择是自己常出错的地方或专项限时训练,以便练手或保持考试的感觉,不要钻研太难的题。

4、对照课本目录,采用回忆式复习

时间有限,回忆式的复习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文科复习。

可以看着课本目录或者根据各学科的“静悟”材料,依据知识脉络、体系,将知识点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依次回忆一遍。

对话家长

作为考生的后盾你们准备好了吗

现在的高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长作为孩子最强大的后盾,不仅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帮孩子提高成绩、分担思想压力等。但很多家长明明出于好心,偏偏引起孩子反感,这是因为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黄岛区第二中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世红老师给家长们支了几招。

高考前,孩子最爱听的话

高考在即,孩子最想听父母说:努力就行,我们支持你;我相信你,尽力就好;我们可以接受你认真考出的任何成绩;过程比结果重要;休息一会儿吧;加油,我们支持你;父母永远站在你身后,无论成功与失败。

临考前几天,家长该怎么做

现在,不少考生家庭都是“倒计时”。家长在临考前这几天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呢。于老师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建议一:家长和孩子位置互换,相互体谅。

虽说父母与孩子所想目标一致,但感觉、看法却未必一致。加之双方思考的角度不同,有时便免不了引起误解、冲突,甚至口舌大战。比如孩子嫌时间过得太快,父母嫌孩子抓得不紧;父母一遍遍地叮嘱“别紧张”,孩子觉得听了会让自己更紧张;父母想方设法让临考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孩子觉得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父母想看到孩子精神饱满,孩子想对父母说声“我好累”。其实,爸爸妈妈们如果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能就更容易理解孩子了。

建议二:降低期望值,谨防攀比心理。

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骄傲,亲戚朋友见面话题也离不开孩子高考。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谨防滋生攀比心理,不同考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要树立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不与别人的孩子对比,不攀比,多鼓励,多激励。

建议三:家长陪读陪考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高考前夕是否陪读、高考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左右陪着,自己底气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这时,家长便可陪送他参加考试。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而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 (张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