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对症下药,巧言化干戈

——记灵珠山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徐立金

他曾用热情公正让积怨难平的邻里“冰释前嫌”;他曾耐心劝导使感情破裂的夫妻重归于好;他调解过各种矛盾纠纷,辖区内哪儿有“疑难杂症”哪儿就有他的身影。作为灵珠山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老调解员,今年已59岁的徐立金默默挥洒着热情和汗水,诸多难解的纠纷在他手中化干戈为玉帛,获得了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两眼一抹黑年近六旬自学法律

“我06年担任调解员,当时面对各种居民纠纷,两眼一抹黑。”26日上午10点,记者见到了这位年近六旬仍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民调解员徐立金,头发已灰白的他此时还在为一件邻里纠纷忙碌着。徐立金告诉记者,虽然之前在社区和办事处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和居民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但作为调解员,每天面对各种“疑难杂症”,要学会“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化解纠纷。

都说“干基层工作难,干调解员工作更难”,每天要面对“说起来琐碎,听起来心烦,做起来麻烦”的各种矛盾纠纷不说,工作更要耐心、细心。徐立金说,为了做好调解员工作,他拿起了司法书籍,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发挥着自己的能量。

群众无小事化解纠纷心宽慰

邻里纠纷是最常见的矛盾纠纷,虽然看起来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徐立金看来,若不把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调解好,就可能酿成大事件。“群众无小事,一定要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把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徐立金说,他上个月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因为邻居的羊跑进自家地里吃了白菜,顿时引发了积蓄多年的矛盾,薛涛(化名)便将邻居姜伟(化名)家的29只羊圈了起来。

“邻里纠纷中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多年矛盾的导火索,处理不好就会转化为刑事案件。”徐立金介绍,薛涛和姜伟有多年的矛盾和恩怨,圈羊更让双方旧怨变新仇,他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对两人进行了约谈。

“最后薛涛把羊放了出来。连姜伟赔偿白菜的钱都不要,两家人重新和好如初。”徐立金笑着说,看到双方纠纷调解成功,是他最高兴的事情。

坚守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

据了解,去年徐立金成功调解了47起纠纷,调解成功率80%,他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认可。“调解工作虽然麻烦,但每次成功为居民解决纠纷,都感觉心里很舒坦。”徐立金说,他周末没事也会在办公室待着,以便让有需要的居民能找得到他。

“我过两年就退休了,但退休前我一定会守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努力做好调解工作,这是责任。”徐立金斩钉截铁地说道。如今,灵珠山街道各个社区调解委员会遇到纠纷难题,都知道找老徐准没错。(王赠淋)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