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政频出助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自去年9月份起至今,新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频发“改革”信号,实现了国土、规划、城建三大部门的“通关式”改革,项目建设整个流程环节实现全链条的“再造”,按照最低的压缩时限来计算,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也可缩短一年左右的时间……

□开栏的话 今天,是新区获批一周年的日子,回首这一年,新区以亮点频出,本报自即日起推出“新区周年看亮点”专栏,具体记录解析一年里新区在改革、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的一个个具体做法,敬请关注。

本报讯 项目建设历来是新区的发展重点,2015年是新区的项目建设年,在新区批复后,项目建设领域就成为了新区改革的重点领域。自去年9月份起至今,新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频发“改革”信号,实现了国土、规划、城建三大部门的“通关式”改革。

2014年9月1日起,青西新区正式启动实施社会投资类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招投标,对施工、监理企业实行备案制。“通过改革,改变了通过招标程序确定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的方式,由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情况自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证阶段实行备案管理,并不收取任何费用。”黄岛区城建局副局长薛旻传介绍说。

据薛旻传介绍,在过去,很多企业反映招投标时间太长,快办、压缩时限成为企业的呼声。改革后,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取消招投标,实行备案制管理,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约20天时间。

2014年12月,青西新区又在全国首创城市建设综合用地管理模式,将一种用地性质为主体的用地管理模式变为以建筑功能使用需求为主体的复合性用地管理模式,释放项目建设用地的活力。“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企业拿到了一宗工业用地,根据规定,在这宗土地上93%以上必须建设生产车间和厂房,7%以下的土地可以建设自用办公楼或者食堂等。即一宗土地一般只有一种性质,比如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或者住宅用地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兴起,这种土地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束缚产业的转型升级。”市规划局黄岛分局局长王波介绍说,“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如智能软件、大数据等产业,很多企业不仅需要生产车间,更需要研发机构,甚至人才引进后,给高端人才建设人才公寓。但根据土地使用性质,他们不能在工业用地上建设研发机构和人才公寓,这就严重制约了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次出台对土地管理机制的改革办法,就能实际地促进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5年5月15日,新区再放重磅:将规划由“申请审批制”变为“公告许可制”,规划审批实行以“证图分离、先证后图、图纸后置”。根据测算,对于一般性的项目,审批时限可以缩短3个月,复杂性项目可以缩短半年左右。

副区长韩冠智说,规划“公告许可制”实施后,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即可全面、及时了解规划情况,无需申请即可直接领取各类规划许可证,实现了后续建设手续、贷款融资同步办理,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

仅仅12天之后,青西新区再次宣布在率先试行对社会投资类项目的“施工弹性许可制度”。将施工图和三项基金收费也从施工许可证的前置审批条件中剥离了出来,可缩短项目建设工期8个月左右。

通过这几项在全国“吃螃蟹”的改革举措,青西新区将项目从拿地到规划,再到开工建设的整个流程环节实现了全链条的“再造”,即使按照最低的压缩时限来计算,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也可以缩短一年左右的时间。(仲 德)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