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今冬首批野生海参新鲜上岸

——记者跟随鸭岛职业捞参人体验捕捞野生海参的生活

本报讯 每年“小雪”前后,位于北纬36°的西海岸新区就到了捕捞野生海参的时节。12月4日,气温降至-2℃,冒着凛冽的寒风,记者穿上潜水服,体验了一把捞参人的生活,亲身捕捉新区今冬首批上岸的野生海参。

4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区鸭岛附近,找到捕捞野生海参的张东一。鸭岛远离市区,水质纯净,水域很深。“这个时节海参又大又肥,正适合下水捕捞。”记者跟随捞参人套上重达四十多斤的潜水装备,又将几个铅块挂在腰间,用来抵消海水的浮力。下水后,记者眼前一片淡绿色模糊,寒冷、阴暗、幽闭、安静的感觉瞬间涌出,慌乱中稳定情绪,跟随胶皮衣里的两人贴着海底缓缓移动。脚蹼轻摇,气泡从嘴边不停冒出,水底能见度一米左右,他们要在半昏暗的环境中寻找“猎物”。不一会,几只海参就被丢进了胸前的网兜里......

20分钟后,记者和捞参人一起浮出水面。“刚才是5米左右的浅水区,再向远处一点水域太深,水压太大。”张东一提醒记者。“这就是捕捞上来的深海刺参,刺很粗壮。”上岸后,张东一拿起一只一斤多的海参对记者说,野生刺参营养价值很高,不是养殖参能够相提并论的。据张东一介绍,每年6月到11月底都是本地野生海参的夏眠阶段,到12月份,才是真正的野生海参出眠活跃的时间。“从目前看,今年产量相对较少,而且大风大浪天气不能进行捕捞。”张东一说,正常光景每天的捕捞量大概在300斤左右。 (张希文 李 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