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整治人力资源市场 严打“黑中介”

“海尔公司招聘大量临时工,待遇从优,可转正”“某装修公司急招数名油漆工,月入过万”“五菱直招”……每到企业用工旺季,临时劳务需求暴增时,西海岸新区街头巷尾的劳动中介公司生意便异常火爆,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和急于找活的务工人员屡屡被坑。

针对此难题,17日,西海岸新区成立专项整治小组,联合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市场监管局、所属街道等多个部门开展“2019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职业介绍机构行骗、诈骗行为,查处非法职业介绍组织或个人违法行为;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力图将黑中介彻底“打死”。

求职者不懂法黑中介有恃无恐

上午9点,记者跟随劳动监察大队一起来到辛安街道蜊叉泊社区,临街密密麻麻的中介公司、赫然醒目的招聘信息、部分店铺听闻有监察就关门的速度……着实让记者为那些正在看招聘信息的求职者们捏了一把汗。“由于这附近海尔、澳柯玛等大型企业集中,交通便利,所以有很多外来人员在此聚集。”区劳动监察大队副大队长赵庆利诉记者,在这个看似正规的劳务中介一条街中,多数没有职业介绍许可,一证多用属于常见现象,更有甚者,不仅没有经营许可证,连门头都没有,直接蹲在某个人力资源市场附近,手里拿着一摞写着联系方式的纸条,只要有雇主出现,立刻上前推介,无论雇主提出的技术条件还是健康条件,只要价钱合适都敢一口应承下来,把活先“抢到手”,因为每揽下一件活儿,里面都有不小的赚头。

因此,这些年来,黑中介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虽常年打击,处罚了很多家,但打了又开,难以根除。有着多年和“黑中介”战斗经历的赵庆利向记者透露,目前,这些“黑中介”已经不再收取任何介绍费,而是直接从公司抽成,干12小时歇12小时、该赚一万却只能拿六千的苦力劳动者比比皆是,而且这些人遇到劳务纠纷也不知如何维权,最后不了了之,结果就是“黑中介”愈加有恃无恐。

提前调研摸底一天取缔6家

为彻底铲除这些黑中介,净化人力资源市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整治小组经过前期详细的调研摸底,制定出一套完整方案。“本次专项行动派出12个检查组,执法人员40余名,对江山路劳务市场、武夷山市场、蜊叉泊、港头陈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执法检查。”赵庆利告诉记者,对职业介绍机构发布虚假信息、扣押雇工身份证或其他证件、非法向其收取财物等违法行为的,进行严厉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用人单位非法招工或拖欠报酬等违法行为,依法责令改正(3个工作日内);对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当整治小组走进位于蜊叉泊社区前湾港路的宇琪劳务时,工作人员称总部在北江路,但该店内既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其他相关证件,监察人员当即取缔店内招聘信息简章后下发整改通知书,市场监管部门也随即勒令其停业整改,要求尽快办理证书再开业后才离开。

据统计,当日在蜊叉泊社区共检查中介机构33户,现场取缔6户,其余部分机构进入监察程序。

远离高薪诱惑正规渠道更多元

“此次专项行动将持续到9月底,在此期间,各监察小组会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求职者权益不受伤害。”赵庆利说,“在区人社局就业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就业信息滚动,智慧人社APP上也有招聘信息,希望求职者从源头出发,保护自身的权益。”

最后,工作人员提醒求职者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被街头小广告或网络招聘的高薪资、高福利等所迷惑。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求职者还没进公司就要收取体检、照相等各种费用的都是骗人的,要时刻警惕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找工作时,要学会辨识职介机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务派遣公司不能从事职介工作。

张 静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