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落实总书记嘱托当好学生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一线教师,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牢记所肩负的职责使命,积极落实总书记的嘱托,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特别是“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项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努力方向,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有功底,在教学上有艺术,更要在思想上有格局,在人格上有魅力。

“六个要”排在首位的是“政治要强”,也就是总书记强调的,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讲信仰者自己要有信仰。思政课老师对于自己所传播的思想和理论必须做到真懂、真信、知行合一,才能有底气、有信念、有使命感,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说服学生,继而用真挚的情感打动、感染学生。如果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宣传的理论没有自信,甚至持有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就会对自己要传播的内容说不清、点不透,或者在关键问题上一味回避、似是而非,不能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所以,“政治要强”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守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用家国情怀镌刻初心,用创新思维改变课堂,用广阔视野赢得学生,用严格自律影响学生,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要自觉做学生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敬佩的人。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对于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八个相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教学把准了脉,从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层面为我们加强思政教育教学创新指明了道路。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政治性和价值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生硬的灌输,而应是润物无声的、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旨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正能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对社会热点问题也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他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快、涉猎范围广,对社会上的新鲜事非常感兴趣,如果老师用理论分析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另外,网络上的信息泥沙俱下,学生缺乏分辨能力,这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思政课在传播科学理论和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必须针对种种错误思潮予以坚决驳斥和反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思政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内容有一定之规,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应当“千校一面”。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求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要求我们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宋海儆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