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钥匙打开“脱贫门”鸽子衔来“增收种”

一岁多因病导致聋哑,单身生活至今;十几岁学会配钥匙,从此赖以谋生;四十几岁开始养鸽子,周边广为人知,这是海青镇徐官庄村55岁聋哑人贫困户徐敬荣的人生经历,生命中不幸的开端并未让他丧失生活信心,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与挑战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色彩。

记者从区扶贫办了解到,2017年8月,徐敬荣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脱离低保,并继续忙碌着自己的两处“小事业”。

自学成才钥匙一配20余年

22日,徐敬荣一早便来到海青镇大集上,把自己的配钥匙摊摆在老位置等待着顾客们到来。记者看到,从支下摊位开始,他的脸上便一直挂着笑容,虽不能言语,却与来往的商贩和顾客们很是熟稔。看到记者为其拍照,相熟的朋友走过时,对徐敬荣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别看他又聋又哑,这么多年了十里八村的人们都爱找他配钥匙,而且基本没有不好用的情况出现。”曾庆翠是海青镇小店子村村民,她已记不清徐敬荣的配钥匙摊是从何时起出现在海青大集上,但一到需要配钥匙的时候,便会自动想起徐敬荣。

徐敬荣的二哥徐敬来告诉记者,家里兄弟三人都会简单的配钥匙方法,但唯独弟弟徐敬荣学得最好,“他从小就聪明爱琢磨,十几岁的时候看着俺和大哥配钥匙,自己竟然就学会了,现在也只有他把这个活计坚持了下来,到现在得20多年了。”徐敬来对记者说,起初徐敬荣只是掌握最简单的手工配钥匙方法,仅仅为本村村民配一些基础的门锁钥匙。“后来就看他买了一台智能配钥匙机,自己闷在家里研究。”徐敬来说,在一次次学习摸索中,徐敬荣熟练掌握了智能配钥匙技术,配钥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便开始以此谋生。

兴趣使然养鸽子渐成规模

谈话间,眼前的曾庆翠与徐敬来比划起了手势,看记者一脸茫然,曾庆翠便介绍说,自己是想买几只鸽子去看望刚手术完的亲戚。“厉害吧!他可不止会配钥匙,也是这个集上少有的固定卖鸽子的人。”曾庆翠笑呵呵说道。

鸽子的养殖方法非常繁琐,因此周边很少有人自己在家养殖。惊叹徐敬荣与村民们自成章法的熟练沟通之余,记者更是被这位聋哑配钥匙技师养鸽子的事迹吸引。于是,等候到下集收摊,记者便跟随徐敬荣来到了家中,见到了真正的“原始鸽棚”。

徐敬来告诉记者,徐敬荣开始养鸽子纯属爱好。“最初他买了三、五只鸽子笼养,后来慢慢竟被他养成了规模。”于是,徐敬荣便把家里的猪圈改成了鸽棚,采用最古老的散养方式养鸽,竟是坚持了10年之久。“鸽子是群居动物,很容易被其它鸽群引跑。”徐敬来对记者说道,因始于爱好,徐敬荣养鸽子格外用心,几乎没有鸽子离过群,“现在棚里的鸽子基本固定在30只左右,规模算是稳定了。一般卖20块钱左右一只,钱虽不多,也是他自己努力所得,周边村民口口相传,都愿意来找他买。”徐敬来说。

五天三集还为村里扫大路

配钥匙,卖鸽子,徐敬荣每五天里都会坚持赶三个大集,二十几年如一日。“海青镇驻地、小店子村和后显沟村,就近的这三个集市基本一集不落,虽是聋哑人,但生活上根本不需要家里人操心。”年近六旬的徐敬来透漏出对弟弟的欣慰。

年纪越来越大,徐官庄村两委也对徐敬荣展开了帮扶。“村里给他设了公益性岗位,主要就是打扫村子北边的大路。”徐官庄村村书记卢绪瑞告诉记者,每月500元的公益性工资让徐敬荣心怀感恩。

“扶贫重在扶智与扶志上。关键还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脱贫不返贫。”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徐敬荣的脱贫事迹就是西海岸新区扶贫扶志工作的最好实践。

文/图 王 雪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