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我国首发6年空气质量改善报告

在6月5日上午举行的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中,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蓝天保卫战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 (2013-2018年)》。报告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的短短6年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总体改善,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明显好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13年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而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68%。

2013年我国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划定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从国家层面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区域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到2018年,这3个重点区域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珠三角9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起连续4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报告》特别谈到了首都北京的大气质量改善情况。《报告》指出,2013年以来,北京市PM2.5浓度大幅下降,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从58天减少到15天。不仅如此,2013年以来,中国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8%和26%。

报告指出,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尚有6成以上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仍未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一些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北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旧多发频发。打赢蓝天保卫战还需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据新华社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