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庶与帽子峰

帽子峰座落在大珠山的南部,因山峰远看像一顶帽子,因而得名“帽子峰”。帽子峰很是陡峭,从南面登却不很费劲。有探险精神的人也可从北面攀登,以便体会帽子峰的险峻。登上帽子峰,可以俯瞰北海舰队小口子军港全貌。峰顶上旧时的庙宇已无留痕迹,只是在峰顶的北面,有一处小水池,这水池常年不干涸,甚是奇怪。

每到正月初一这天,还不等天亮,当地老百姓便早早的起来,带上一些贡品,提着一只灯笼,三五成群的赶上帽子峰。络绎不绝的灯笼从山下一直延续到山顶,与黑黝黝的山峰构成了一道神秘的风景。这里的老百姓靠海为生,常年累月漂泊在海上。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一大早就赶上帽子峰,是想拜一下徐庶,以保佑他们能顺顺利利出海,平平安安归来。从古到今,当地老百姓都是这样。

在民间,流传着徐庶和帽子峰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徐庶为求清静,从千里之遥觅到帽子峰,在山峰上修建了庙宇,种植了树木,独居学艺。时间长了,他便有了一种孤独之感。

有一天,他看到山峰南面的一个村庄近海,云诡波秘。风狂浪作,便猜想是什么怪物在作乱,就想下山看个究竟,还没等下山,海面上便风平浪静,祥云异彩,那怪物也现出了原形,原来是八仙过海路过此地。徐庶细看这八仙,觉得这韩湘子长的清秀,很想捉弄他一番,和他逗个乐,便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蝉,飞到了韩湘子脚背上,用劲抓挠。韩湘子睁眼一看,便知是徐庶在和他逗趣。便微笑着指着那蝉道:徐庶啊徐庶,你就只能变成这等小虫,我封你为帽子峰山神,你永远也离不开帽子峰。韩湘子这一说一封,徐庶惊得知道斗不过韩湘子,“吱”得一声飞回了帽子峰,从此不再下山。从那以后,人们便把韩湘子路过并封神的这个村子叫湘子门,民间也便有了“徐庶不离帽子峰”之说。

神仙传说自然不可当真,徐庶与韩湘子的趣事也就无从考证,这些只能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为帽子峰平添几分奇幻色彩。但作为三国时期相继仕于蜀汉、曹魏的名士,徐庶晚年曾归隐大珠山一事,仍有不少可信的故事流传给后人。

据说徐庶自从进了曹营,心底里是老大不痛快:一来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相对刘备而言,曹操是大拇指,刘备就只能算是个小拇指;二来曹操又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杀伐气太重,徐庶惟恐做曹操的幕僚而使曹操错杀忠良之士。因此是一言不发,一个主意也不帮曹操出,只不过偶尔提醒他一下子。就这样,徐庶在曹操的营中犹犹豫豫了许多年,直到曹操死后,他才感到自己总算解脱了。

曹丕刚继位,虽然也是一个奸猾之徒,但刚执政,无论如何得收买一下人心,见徐庶跟随自己的父王十几年,也郁郁寡欢了十几年,于是降旨特许徐庶出外巡察,实际上也就是游乐散心罢了。徐庶得旨,不禁喜出望外——多年笼中鸟,今朝任我飞。东南西北地,天高不得回——带上母亲家眷和几个随从,轻车出游去了。

这一游就是大半年,东南至浙江,西北至大漠塞外,足迹遍及当时的三国及众多异属番邦。一路上,天下熙熙,皆为名来;众人嚷嚷,皆为利往,周围左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之场。徐庶见此,心底里更是老大不痛快。到了青州,听说秦始皇三登琅琊台,重托徐福东渡以求长生不老之药,心里不禁变得悲哀起来。一路逶迤行来,不知不觉到了胶县境内。待到登上琅琊台,见那满地的断壁残垣,不禁泪如雨下:自献帝以来,连年征战,大举用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四野边荒之地,饿殍满地,仅仅在洛阳、许都、长安等地市井民众的生活才稍有恢复。而如今,天下并未成大一统,内忧外患,恐怕还得一场惨烈殊死的搏杀,天下才能太平,市井民众是何等的不幸;我徐庶纵然七尺之躯,却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自己又是何等的无能!——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想到这里,静下心来之后,他给曹丕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己途中偶感风寒,暂栖于胶县城南,望陛下周知云云。意思是不想回去了,回去了心里会不高兴,不痛快。而曹丕正忙于攘外安内,也顾不上徐庶说些什么,从此竟不再过问徐庶其人。

徐庶既然打定了主意不想再回许都,便在琅琊台周围寻找合适的栖身之所。见大珠山虽经多年战乱却依然山清水秀,带着些许灵气,便决定在山下搭棚盖房,暂时住下来。家眷和众随从置齐了农家物什,徐庶和他们一起开荒种地,一起打场晒粮。闲暇农闲之时,便到周围村中找一忠厚的长者,吃茶闲谈,借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不知不觉间也过了三年有余。

在这期间的一些好事之徒、附庸风雅之士渐渐得知徐庶在大珠山脚下暂住,都想与徐庶攀扯几次,以提高自己的身份,作为向众人炫耀的资本。开始时,徐庶不以为然,待到后来,便开始厌烦起来,最后干脆闭门谢客。但总不能自己不出门,也影响到家眷和众随从等的人情往来啊。于是徐庶决定为自己再找一个栖身之所,以躲避那些好事之徒,附庸风雅之士。寻了几日,看到大珠山的主峰之一帽子峰山势险峻,在峰顶左下却有一块不算很大的平展地方,足够搭一间草棚,以躲避那些好事之徒的攀扯之苦。于是决定在帽子峰上搭建一个草棚作为自己白日的去处,把自己的居家物什搬到了山上,并带一书童做伴,白日在山中或吟诗作赋,或与进山打柴的老者、放牛的童子吃茶闲聊,半夜才下山回家。那些好事之徒并没有放过徐庶,转而早早地等候在徐庶的家门旁边,一见到徐庶早起动身进山,便尾随而至,如蝇附骨一般无异。这可难坏了徐庶,来回折腾了几次,徐庶夜不安枕,食不甘味——想离开大珠山,却被大珠山的秀美所吸引;不离开,又有许多好事之徒整天纠缠。徐庶是坐卧不宁。他的一个随从说,老爷您何不把家搬到山里面去住呢?徐庶连连摇头。

一位忠厚的长者听说这事后,赶来向徐庶献计:老爷您一个人搬到山中去住不就得了吗?那些好事之徒可全都是冲着您一个人去的呀。徐庶一想,也是啊,他们全冲着我徐庶而来。于是徐庶连夜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全都搬到了山顶上,另外加一个丫鬟在山上为他洗衣做饭。徐庶整天只在山中转悠,再也不肯出山。但这仍旧阻挡不了那些如蝇附骨的好事之徒。徐庶无奈,只得令几个壮实的家仆执了大棒,守住帽子峰的各处路口,吓退那些好事之徒。徐庶自己是连半步也不敢迈下帽子峰来。

徐庶不离帽子峰,并非是他甘心情愿的。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