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防蚊灭蚊 预防登革热

入伏以来,西海岸新区的气温不断攀升。随着“桑拿天”的来临,一些夏季传染病也随之而来。近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经专家评估,2019年西海岸新区患登革热的风险加大。为此,西海岸新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预防登革热,要重点防蚊灭蚊。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以及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少数重症病例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以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较为严重。

登革热具有什么症状呢?日前,记者请教了西海岸新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二中心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田庆霞。田庆霞表示:“典型的登革热病人有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表现。多数登革热病毒感染者以隐性感染为主,没有发病表现,部分感染者在经过3-14天潜伏期后会出现症状,严重者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如果急性发病,一两天内体温将升高到39℃-40℃,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有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对于儿童感染登革热,田庆霞建议应及时观察孩子的体温,同步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多样性皮疹,皮疹多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同时,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是否减少,并及时就医观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时将病毒传染给人,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和埃及伊蚊。登革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还有隐性感染者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猴子、猩猩、狒狒)。

西海岸新区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西海岸新区主要以白纹伊蚊为主,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属于容器型蚊子,主要孳生在各种容器中,如室内外的缸、罐、盆、花瓶、树洞、废旧轮胎、竹林里的竹筒等,容器有积水是关键的条件。白纹伊蚊季节消长不但受温度的影响,更与降雨量相关。一般来说,幼虫密度在雨季中出现高峰,成蚊密度高峰出现在雨季末或雨季后。

目前没有特别针对登革热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使用解热药、补液、止血和止痛药等。目前尚无登革热疫苗。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预防登革热,重点在于防蚊灭蚊。在杀灭成蚊的同时,更要破坏幼虫的成长坏境,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外出做好防护,防止叮咬;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如被诊断登革热,须做好隔离治疗,避免疫情蔓延。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