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海青镇杜家村第一书记刘学勇——

创业带富的“木耳书记”

9月11日,对于海青镇杜家村第一书记刘学勇来说,意义非凡。“历经499天,黑木耳种植推广示范基地终于开工了,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落了地。”在开工仪式上,为之付出了巨大心血的刘学勇激动地说。

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之前,刘学勇在区司法局工作。为迅速转变角色,驻村第一天,他便搬着被褥住进了杜家村,白天走家串户摸情况,晚上分类研究找对策,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村情民情。

“村主任自家种的近万斤木耳出现滞销;不少村民每天清早坐着面包车外出打零工,来回奔波一天却赚不了多少钱;村里400多亩机动地分包在村民手里无法集约利用。”一番走访调研,这三个问题让刘学勇感触颇深。

细心的他发现,这三件事虽然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更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机遇。“现有产业、富余劳力、闲置土地”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不正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吗?刘学勇心中燃起了一把希望之火——在杜家村发展木耳产业,带领群众致富。“要拨穷根,就要发展符合村庄实际的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此,他自掏腰包南下浙江、北上黑龙江,先后10余次到全国各地调研黑木耳产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如今的刘学勇,聊起黑木耳的种植技术、营养价值、市场行情如数家珍,已然成为“木耳专家”。“经过一番调研发现,我们现有的木耳品种和种植技术落后人家好几代,按照现有情况发展下去,只会被别人越甩越远,在市场上根本站不住脚。”原本以为只需简单盖盖大棚、种种木耳就能致富的刘学勇发现,当前的黑木耳产业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老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发展智能化产业园。然而,成规模的黑木耳智能化产业园,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钱从哪里来,成为横在刘学勇面前的一座大山。一家一家企业敲门,一次一次碰壁而归,一个“门外汉”去为“看天吃饭”的农业项目拉投资谈何容易。看到刘学勇为村民们四处奔波操劳,同样是农民出身的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得知困难后,父母拿出了自己的积蓄交给他并语重心长地说:“穷日子我们经历过,农民们不容易,这件事你不但要坚持做下去,更要做好它。”家人的这些话,犹如一剂强心针,让处于低谷期的刘学勇坚定了信念。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刘学勇骨子里那股敢打敢拼、不服输的韧劲儿被再次唤醒。洽谈技术、筹措资金、动员百姓、流转土地……他向着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引进青岛强盛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总投资1.5亿元的黑木耳智能种植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杜家村农民合作社改制成功、400亩机动地完成土地流转……如今,占地370多亩的黑木耳种植推广示范基地已经破土动工,这里将建设若干教学示范棚、黑木耳吊种棚、地摆拱棚,到10月中旬将会栽下第一茬50亩约100万棒黑木耳。

谈及产业园的运营前景,刘学勇心中底气十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照每对夫妻管理4亩地摆黑木耳计算,每户年均增收可达6万元。此外,为加强种植区域规划配套、技术指导、人员管理和合作社日常办公,黑木耳种植合作社还享有菌棒销售5%的返利和木耳销售1%的提成作为收益。以地摆种植1万棒/亩,共50万棒计算,合作社每年可得到不低于20万元的收益。仅此一项,村里每年都可增加一笔可观的集体收入。

“不做永远都没有提升。”刘学勇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不妥协的精气神儿,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待到黑木耳种植推广示范基地发展成熟后,我要在深加工上拓展新思路,让村里的黑木耳打入更大市场。”对于杜家村未来的发展,刘学勇早已做好打算,他将和村民一齐铺筑更宽、更美的致富路。

谭 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